-
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副院长鞠茂森一行来如调研
6月9日—10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鞠茂森副院长率队来如对幸福焦港河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市河长办相关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在听取我市关于幸福焦港河建设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后实地考察了焦港沿线,对幸福焦港河建设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幸福焦港河项目是国家级试点项目,需要政府牵头,参与全方位全过程 [详情]
南通市水利局 06-10 278浏览
-

打造服务河湖长制工作新基地!江苏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
2021年10月17日,全国首家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正式成立,为江苏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打造幸福河湖增添技术和人才保障。 研究院由河海大学、省河长制工作办公室联合成立,将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和生态幸福河湖建设,建立江苏河长湖长云智库平台,开展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研究,为有效实施河湖长制 [详情]
10-18 384浏览
-

全国首个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
10月17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泰州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代表与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在河湖长制政策和机制研究、河湖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幸福河湖示范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研究与宣传基地、专家河长服务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详情]
10-17 245浏览
-

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
2021年10月17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大会,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办主任陈杰出席大会并致辞,省政府副秘书长诸纪录出席会议。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主持会议。 [详情]
10-17 245浏览
-

关于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专家库的通知
关于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专家库的通知 [详情]
05-16 235浏览
-

改革创新交出“林改四问”新答卷——践行“两山”理念系列评论之四
“林改四问”,直面林改核心问题,不仅涉及林业政策优化和资源配置方式重构,更触及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计保障等深层次矛盾,从“两山”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视角,呈现了关键制度创新中的生态文明逻辑。 [详情]
08-25 171浏览
-

久久为功推进森林“四库”联动——践行“两山”理念系列评论之三
推进森林“四库”联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论述,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详情]
08-25 188浏览
-

“三绿”并举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践行“两山”理念系列评论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植树造林、科学绿化的重要性,对新时代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详情]
08-25 100浏览
-

绿富同兴做好“两山”转化大文章——践行“两山”理念系列评论之一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余村考察时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两次余村之行,都有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深邃思考。 [详情]
08-25 205浏览
-

【媒体聚焦】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让母亲河永续惠泽子孙后代
今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正式印发,对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对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提出明确要求。 [详情]
李国英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08-25 177浏览
-

最高法、国家林草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执法司法协同 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8月15日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家文物局等12家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执法司法工作协同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详情]
08-20 329浏览
-

“两山”理念20年|焦点访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美丽城市 宜居家园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生态环境好不好,关系到超过9亿多城市居民的民生福祉。今天(8月14日)我们到访三个城市,去看看那里的城市建设者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在建设美丽城市过程有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可值得复制推广的经验? [详情]
08-18 203浏览
-

森林“四库”论:绿水青山的两山转化
森林是什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森林被形象地比喻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这一“四库”理论不仅生动诠释了森林的多重价值,更为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库”论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是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念。 [详情]
08-11 206浏览
-

水利部发布4项水利行业标准
[详情]
08-05 219浏览
-

第8号《辽宁省总河长令》,签发!
[详情]
08-04 111浏览
-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
[详情]
08-01 189浏览
-

美丽江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苏的理论与实践
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江河湖海的省份,也是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经济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赴江苏考察调研、三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对美丽江苏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就明确提出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鲜明标识之一。 [详情]
07-29 220浏览
-

圆桌访谈 禹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动能
2025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禹湘研究员应邀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绿色未来”主题圆桌会议特别节目。禹湘研究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议题,分享了专业洞见。 [详情]
07-28 253浏览
-

浙江省:2025年河湖长制工作怎么干?
[详情]
07-28 255浏览
-

专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周年回顾与前瞻——科学内涵、战略价值与案例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理念不断丰富与发展 [详情]
07-28 249浏览
-

一图读懂 水利部等六部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
[详情]
07-23 292浏览
-

浙江出台水文化高地建设新举措,“三步走”“五行动”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近期,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打造水文化高地的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工作部署。 [详情]
07-21 328浏览
-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详情]
07-19 550浏览
-

中国七大流域和河道
中国“七大流域”主要由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中国的水资源,设立了专门的水利管理单位。水利部派出了相应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所在流域内的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监督等工作。每个流域有一个管理机构。其中松花江辽河流域,实际为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二个流域的统称。 [详情]
吴林锋、朱喜 07-08 619浏览
-

“超长期”“地方专项”“中央预算内”“发展资金”水利领域该如何申请四种类型,如何进行组合申报,详细解读分析
水利领域组合申报前言我通过最近的总结和整理不难发现2025年水利专项资金政策呈现"规模有增有减、投向更趋精准、管理持续创新"的总体特征。我发现与2024年相比,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总量增长14.9%达471亿元,但受超长期分流影响,较2023年仍下降23.8%。 [详情]
07-07 211浏览
-

以“两山”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详情]
08-11 263浏览
-

王浩院士,等:新时期水资源调配的关键问题与实施路径
水资源调配是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发挥水网整体效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当前,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国家水网建设作为重大战略正在同步推进实施,“四水四定”“适水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并落实到行业管理中,水资源调配要求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时期技术方法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详情]
08-01 176浏览
-

湖泊治理的瓶颈究竟在哪里?
湖泊作为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在全球水资源格局、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气候调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湖泊面临的生态威胁与治理难题愈加严峻。我国的湖泊治理也在新时代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是诸多新形势与新要求。 [详情]
07-28 214浏览
-

如何核定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
适用于江河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以及水利综合、专业和专项规划编制中的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水工程规划、设计、调度、管理等涉及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水资源调度管理、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修复与管理涉及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 [详情]
07-23 208浏览
-

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方法研究及建议
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从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统筹管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深入分析了当前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水生态监测点位设置的具体方法和建议,旨在为构建高效、精准的水生态监测 [详情]
李辈辈1,2,蔡 杰1,丁 页2,李翔宇 07-17 195浏览
-

水利天下!未来十年是水利的天下!
今年以来,水利部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用足用好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前10个月,全国实施水利项目4.54万个、同比增长15.1%;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连续3年超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项目的增多,更预示着水利行业的市场 [详情]
07-08 597浏览
-

海河流域“十五五”水安全保障关键问题及思路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期转向攻坚期的关键阶段,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对高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灾害天气、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详情]
07-08 266浏览
-

我国灌溉用水效率提升潜力与实现路径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表征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指标,也是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重要考核指标。监测数据表明,随着国家节水改造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和灌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型、中型、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但与节水灌溉标准相比,仍有提升潜力。灌区和区域灌溉 [详情]
07-03 235浏览
-

“人水关系学”成果43:人水关系学的基本方程及模型构建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人水关系学是研究人水关系的一门新交叉学科,构建其基本方程和模型是深入研究人水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前期研究工作和不同学科成果梳理,提出了人水系统“四大过程”(水循环过程、物质循环过程、生物过程、人文过程),总结给出了“四大过程”的基本方程及其耦合与计算 [详情]
07-03 215浏览
-

河道规划设计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
河流具有防洪、生态、环境、人居保障等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河道治理要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文章简述我国河道整治历程,结合工作实践和审查经验,从河道建设外部条件、现状问题分析、河道演变分析、河道设计洪水标准选择、河道水面线推算、处理好防洪与生态景观等方面对河道规划设 [详情]
06-30 135浏览
-

太湖水质达Ⅲ类背景下藻情与水质变化特征
根据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的1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周年监测,2024年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年均值低于0.05 mg/L,是自2007年太湖大规模治理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揭示太湖总磷浓度下降的生态环境背景与机制,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005—2024年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体总磷浓度与藻情、气象水文条件及其他营 [详情]
06-24 193浏览
-

流域防洪“四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流域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详情]
06-24 293浏览
-

马军院士:再生水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添动能
我国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给我国粮食生产及经济建设带来巨大压力。面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全面实施区域污水再生循环利用,让再生水成为“第二水源”是“解渴”城乡与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06-20 132浏览
-

贾元忠:平原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特殊性之水质与水量
平原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特殊性之水质与水量贾元忠上次说到,中心性平原地区,如果没有现代钻孔串混和开采,基本是第一个含水层之下系列含水层中,都会只是古存水。说古存水只是强调水龄久远,不代表就属于地层建造期的同生水,因为除了个别完全被粘土层包裹的含水砂层透镜体, [详情]
06-20 216浏览
-

专家之声 王金南等: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思路与方向
本文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目标要求,从治理进程、发展阶段、工作领域等角度总结梳理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更加注重源头防控、精准管控、规范引领、市场引导、科技赋能、开放共赢等工作思路。此外,从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污染 [详情]
06-20 246浏览
-

我国用水基本规律与战略研判的认识思考
用水演变态势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直接影响重大水利工程总体格局。自2013年我国用水统计达到峰值以来,用水需求增长的动力是否存在、未来用水发展态势如何演变等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迫切需要系统回答。通过梳理总结近年研究成果,围绕用水需求是否达峰、如何演变、峰值何时到来等重大问题,集中梳理 [详情]
赵勇,何国华,王建华,何凡,李雯晴 06-09 138浏览
-

美丽河湖与幸福河湖多维度分析
美丽河湖和幸福河湖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幸福河湖:能够维持河湖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湖。 [详情]
06-06 491浏览
-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研究
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本文提出河流底泥及水质治理、河道斜堤重新设计、生态群落净化以及水生植物吸附等生态治理措施,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创造水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和聚集地提供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试验模拟河流水环境,验证了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的科学有效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城市河流治理体系可以快速 [详情]
04-28 262浏览
-

水利研究 | “胡焕庸线”与“空间均衡”治水思路
文章通过总结分析“胡焕庸线”反映的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探究蕴含其中的人水城和谐发展之道,提出以“空间均衡”治水思路优化“胡焕庸线”的有关举措,以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详情]
吴强(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崔超,王伊萱 04-14 234浏览
-

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河湖保护治理成效显著。河湖长制是河湖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举措,是河湖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了推进河湖长制的政策文件和实践探索,针对如何进一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结合全国各地的实践 [详情]
徐辉1.2.3,张劲松14,鞠茂森12. 04-01 347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