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副院长鞠茂森一行来如调研
6月9日—10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鞠茂森副院长率队来如对幸福焦港河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市河长办相关同志陪同调研。调研组在听取我市关于幸福焦港河建设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后实地考察了焦港沿线,对幸福焦港河建设项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幸福焦港河项目是国家级试点项目,需要政府牵头,参与全方位全过程 [详情]
南通市水利局 06-10 266浏览
-
打造服务河湖长制工作新基地!江苏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
2021年10月17日,全国首家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正式成立,为江苏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打造幸福河湖增添技术和人才保障。 研究院由河海大学、省河长制工作办公室联合成立,将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和生态幸福河湖建设,建立江苏河长湖长云智库平台,开展相关的政策和理论研究,为有效实施河湖长制 [详情]
10-18 360浏览
-
全国首个省级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
10月17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泰州市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代表与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在河湖长制政策和机制研究、河湖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幸福河湖示范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研究与宣传基地、专家河长服务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 [详情]
10-17 235浏览
-
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
2021年10月17日,江苏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幸福河湖建设报告会在南京举行。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大会,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办主任陈杰出席大会并致辞,省政府副秘书长诸纪录出席会议。省河长办常务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张劲松主持会议。 [详情]
10-17 233浏览
-
关于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专家库的通知
关于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专家库的通知 [详情]
05-16 222浏览
-
专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周年回顾与前瞻——科学内涵、战略价值与案例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理念不断丰富与发展 [详情]
07-28 229浏览
-
一图读懂 水利部等六部门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
[详情]
07-23 264浏览
-
浙江出台水文化高地建设新举措,“三步走”“五行动”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近期,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打造水文化高地的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工作部署。 [详情]
07-21 294浏览
-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详情]
07-19 532浏览
-
中国七大流域和河道
中国“七大流域”主要由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中国的水资源,设立了专门的水利管理单位。水利部派出了相应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所在流域内的水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监督等工作。每个流域有一个管理机构。其中松花江辽河流域,实际为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二个流域的统称。 [详情]
吴林锋、朱喜 07-08 529浏览
-
“超长期”“地方专项”“中央预算内”“发展资金”水利领域该如何申请四种类型,如何进行组合申报,详细解读分析
水利领域组合申报前言我通过最近的总结和整理不难发现2025年水利专项资金政策呈现"规模有增有减、投向更趋精准、管理持续创新"的总体特征。我发现与2024年相比,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总量增长14.9%达471亿元,但受超长期分流影响,较2023年仍下降23.8%。 [详情]
07-07 180浏览
-
“农村污水“治了没?治得起吗?”——一场关于“建与运”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不少地方相继建起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地埋式设备,甚至引入了先进的膜处理工艺。 [详情]
07-07 204浏览
-
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
近日水利部等六部门印发实施《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你知道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吗?确定和保障生态流量对河湖健康有哪些好处?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 [详情]
07-07 221浏览
-
一图读懂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详情]
07-07 143浏览
-
政策东风劲吹,幸福河湖建设中的数字化机遇洞察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幸福河湖建设已成为水利领域的关键任务。从国家战略高度到地方积极响应,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幸福河湖建设锚定方向,尤其是其中对数字化信息建设的要求,正开启一片充满潜力的新市场。 [详情]
07-07 157浏览
-
人民日报刊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创新。 [详情]
07-07 126浏览
-
实录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详情]
07-04 319浏览
-
管网运营 ● 污水管网为什么总高水位运行?
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是城市排水系统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成因复杂,危害显著,需系统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详情]
06-30 160浏览
-
中国每年处理近1000亿吨污水,真正的“运营考验”才刚开始 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污水处理厂共有 14637
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污水处理厂共有 14637 家(包括城镇、园区、农村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共处理污水 939.7 亿吨(2024年12月31日官方公布数据),污水处理量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 山东、浙江和河南。5 个地区的污水处理量合计为 382.3 亿吨,占全国污水处理量的 40.7%。这种数量级的污水处理量,从全 [详情]
06-30 223浏览
-
智慧水利:现代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中有哪些水利信息化内容
2022年11月24日,李国英部长在研究强化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专题办公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推进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四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加强除险、体检、维护、安全“四管”工作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详情]
06-30 158浏览
-
江河保护治理:如何推动水利、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简称《意见》),旨在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意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我国江河保护治理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 [详情]
06-30 140浏览
-
废水中氮元素的表征指标——有机氮、氨氮、总氮分类来源及处理方法
废水中氮元素的表征指标——有机氮、氨氮、总氮分类来源及处理方法 [详情]
06-30 194浏览
-
“十五五”阶段可能会有哪些智慧水利业务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我们常说“谋定而后动”,智慧水利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写在各个政府文件、工作报告中,等待我们去认真分析。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讲,“十五五”阶段智慧水利的发展动向既要与“十四五”期间智慧水利的发展相衔接,又要进一步以更高目标为导向继续 [详情]
06-30 167浏览
-
流域综合治理时代,正式开始了!中央释放明确信号
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强调“统筹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后,近日,中央正式定调:流域综合治理行动,开始了! 01首次明确将流域综合治理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详情]
06-30 127浏览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06-26 783浏览
-
河道规划设计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
河流具有防洪、生态、环境、人居保障等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河道治理要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文章简述我国河道整治历程,结合工作实践和审查经验,从河道建设外部条件、现状问题分析、河道演变分析、河道设计洪水标准选择、河道水面线推算、处理好防洪与生态景观等方面对河道规划设 [详情]
06-30 108浏览
-
太湖水质达Ⅲ类背景下藻情与水质变化特征
根据生态环境部设在太湖的1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周年监测,2024年太湖水体总磷浓度年均值低于0.05 mg/L,是自2007年太湖大规模治理以来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为揭示太湖总磷浓度下降的生态环境背景与机制,基于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005—2024年的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体总磷浓度与藻情、气象水文条件及其他营 [详情]
06-24 164浏览
-
流域防洪“四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流域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详情]
06-24 268浏览
-
马军院士:再生水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添动能
我国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给我国粮食生产及经济建设带来巨大压力。面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全面实施区域污水再生循环利用,让再生水成为“第二水源”是“解渴”城乡与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情]
06-20 110浏览
-
贾元忠:平原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特殊性之水质与水量
平原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特殊性之水质与水量贾元忠上次说到,中心性平原地区,如果没有现代钻孔串混和开采,基本是第一个含水层之下系列含水层中,都会只是古存水。说古存水只是强调水龄久远,不代表就属于地层建造期的同生水,因为除了个别完全被粘土层包裹的含水砂层透镜体, [详情]
06-20 190浏览
-
专家之声 王金南等: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思路与方向
本文面向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目标要求,从治理进程、发展阶段、工作领域等角度总结梳理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更加注重源头防控、精准管控、规范引领、市场引导、科技赋能、开放共赢等工作思路。此外,从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污染 [详情]
06-20 219浏览
-
我国用水基本规律与战略研判的认识思考
用水演变态势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直接影响重大水利工程总体格局。自2013年我国用水统计达到峰值以来,用水需求增长的动力是否存在、未来用水发展态势如何演变等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迫切需要系统回答。通过梳理总结近年研究成果,围绕用水需求是否达峰、如何演变、峰值何时到来等重大问题,集中梳理 [详情]
赵勇,何国华,王建华,何凡,李雯晴 06-09 120浏览
-
美丽河湖与幸福河湖多维度分析
美丽河湖和幸福河湖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幸福河湖:能够维持河湖自身健康,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人水和谐,让流域内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获得感与满意度的河湖。 [详情]
06-06 464浏览
-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研究
根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本文提出河流底泥及水质治理、河道斜堤重新设计、生态群落净化以及水生植物吸附等生态治理措施,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创造水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和聚集地提供重要保障。通过仿真试验模拟河流水环境,验证了河流生态治理措施的科学有效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城市河流治理体系可以快速 [详情]
04-28 245浏览
-
水利研究 | “胡焕庸线”与“空间均衡”治水思路
文章通过总结分析“胡焕庸线”反映的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探究蕴含其中的人水城和谐发展之道,提出以“空间均衡”治水思路优化“胡焕庸线”的有关举措,以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详情]
吴强(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崔超,王伊萱 04-14 210浏览
-
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河湖保护治理成效显著。河湖长制是河湖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举措,是河湖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系统总结了推进河湖长制的政策文件和实践探索,针对如何进一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结合全国各地的实践 [详情]
徐辉1.2.3,张劲松14,鞠茂森12. 04-01 323浏览
-
观点争鸣:水库治理该不该用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水体修复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道治理,但其在水库中的适用性却引发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其“低干扰、低成本”,反对者则痛斥其“伪生态、高成本、低效能”。本文梳理正反双方核心论点,邀请您共同探讨——水库到底该不该用生态浮床? [详情]
03-10 269浏览
-
“数”说“幸福河湖”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本公众号创办的座右铭,也是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推文质量、品质放在第一位,精挑细选。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宗旨,为更好地丰富平台内容与专业水平,力求打造水利行业精品公众号平台之精神,【水利天下】开办【百家论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 [详情]
02-12 263浏览
-
原创论文︱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综述
从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排放标准和处理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的处理现状,总结了当前收集处理模式即分散收集分散处理、分散收集集中处理、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和纳管收集处理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讨论了当前排放标准的现状和不足,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同时,探讨了几种代表性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详情]
杨亮,等 中国给水排水 01-17 262浏览
-
以“四水四定”统筹推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及规律认识
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生产力布局以及土地等资源不相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核心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科学处理水资源与城市、土地、人口、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详情]
01-14 388浏览
-
仲志余: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保障国家水安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和本质要求,坚持治水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水利新质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现代工具体系,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树牢科技创新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以建设国家水网为重要应用场景, [详情]
仲志余 中国水利杂志 01-08 394浏览
-
专家之声 | 王波: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切实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做出安排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交叉领域。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机制不完善、重点不突出、成效不稳固等问题, [详情]
01-08 255浏览
-
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与河湖复苏关键技术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基于对河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复苏理论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框架和河湖复苏技术体系。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强调分阶段、分步骤、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的 [详情]
刘俊国,等 中国水利杂志 12-10 274浏览
-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水环境建设比较薄弱,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许多地方的农村生活污水随处可见,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水环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基于此,在对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详情]
11-11 297浏览
-
观点 | 我国水环境监测发展挑战与智慧化趋势展望
当前,我国对水环境的保护由单纯的水体化学污染指标控制逐步转变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的统筹治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水环境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水资源质量的变化,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详情]
刘鹏程1,2 程海军1 刘晴靓1 吕东伟 11-11 405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