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规划设计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
文献名称:河道规划设计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
文献作者:刘 洋,刘 伟
第一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文献发表期刊:《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年5月
摘要:河流具有防洪、生态、环境、人居保障等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河道治理要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充分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文章简述我国河道整治历程,结合工作实践和审查经验,从河道建设外部条件、现状问题分析、河道演变分析、河道设计洪水标准选择、河道水面线推算、处理好防洪与生态景观等方面对河道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重视的几个关键方面,为河道治理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重点内容摘录
1、河道规划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
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和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江河湖泊骨干治理项目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从规划专业角度谈谈河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的几个关键方面。
1.1要重视河道建设的外部条件
河道建设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环境条件、征地移民条件和社会稳定风险情况等。
——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河道治理范围内是否涉及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湿地、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区。
——征地移民条件主要是河道治理是否涉及基本农田、耕地、重要基础设施、大量的房屋拆迁等,河道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少占耕地、尽量避免对铁路和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扰动和影响,对于两岸有大量房屋等设施的河道,要判断两岸拆迁的可能性,分析相应代价,为不同设计方案的拟订和比选打下基础。
——社会稳定风险情况指河道治理是否存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重大风险点,判断风险的可控度,特别是对涉及省界的河道治理工程,河道治理防护措施要充分考虑两省河道主管部门和群众的意见。
1.2要重视现状问题分析
——现状情况调查:有关问题分析和梳理,在现状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核算河道现状过流能力和现状具有的防洪标准,并分析与规划防洪标准的差距;
——运行管理:分析现有堤防、岸坡、堤顶道路、穿堤建筑物等工程以及河道日常管理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隐患。
1.3要重视河道演变分析
按照地理位置,河道一般可分为山区性河道和平原性河道两大类,山区和平原河道的差别更大。
一般分为历史演变分析、近期演变分析和演变趋势分析三个主要方面。
——历史演变分析帮助我们认识河道演变总体规律、格局、宏观特性;
——近期演变分析帮助我们梳理近期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演变趋势分析是在历史演变分析和近期演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河道演变规律、以往河道综合治理措施的引导,对河道未来可能演变方向的预测判断。
1.4要重视河道设计洪水标准选择
各类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根据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对防洪安全的要求,统筹协调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通过综合分析论证确定。有条件时,应进行不同防洪标准所可能减免的洪灾经济损失与所需的防洪费用的对比分析。
防洪标准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标准要在流域防洪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已批复规划的基础上经详细论证复核后确定。既要参考有关已批复规划中防护对象的规划防洪标准,又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定位,根据不同河段实际防护区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数量、经济当量指标,分区论证确定不同河段的设计防洪标准。
(2)防洪标准的论证首先要明确防洪保护区的范围。
(3)各河段确定的设计防洪标准不宜过高或过低。县城的防洪标准一般不超过50年一遇,因此县城的防洪标准按照50年一遇设计,同时要满足已发生的实际洪水不漫堤。
(4)要注意区分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和堤防设计标准的差异。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和堤防设计标准两者的含义不同,防护对象防洪标准一般是依靠流域防洪体系实现的,即通过水库、堤防和分蓄(滞)洪等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共同作用,堤防建设只是实现防护对象设计防洪标准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要在考虑流域内其他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作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堤防设计防洪标准。
1.5要重视河道水面线推算
河道水面线推算主要受河道流量、断面、纵坡、糙率、起始水位等边界条件以及计算方法的影响。
——要根据河道弗劳德数(Fr)判断河流流态是缓流(Fr<1)、急流(Fr>1)还是临界流(Fr=1),然后根据河道流态选择适合的水面线计算方法。
——根据干支流水文(位)站实测洪(潮)水资料,统计分析洪(潮)水遭遇概率,研究遭遇规律,提出干支流洪水遭遇或河口与潮水位的洪潮遭遇组合。
——根据若干场次实测洪水和断面资料对计算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
对于重要的河道,可采用几种水面线计算数学模型进行校验,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河工模型试验,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水面线计算成果。
1.6要处理好防洪与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作者认为河道治理项目不能盲目攀比,过于追求生态、景观、文化等非防洪方面的功能,更不要去打造伪生态、伪景观和伪文化,而使河道失去自身的灵性。
防洪安全是河道治理的根本目的,离开防洪安全,一切整治措施都失去了根基,所以任何整治措施都不能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