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3905191449

森林“四库”论:绿水青山的两山转化

2025-08-11 11:00:01

阅读:162

评论:0

[摘要] 森林是什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森林被形象地比喻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这一“四库”理论不仅生动诠释了森林的多重价值,更为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库”论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是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念。

image.png 

 

森林是什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森林被形象地比喻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这一“四库”理论不仅生动诠释了森林的多重价值,更为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库”论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是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理念。

 

理论根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智慧

森林“四库”论并非无源之水,它深深植根于人类文明的智慧长河。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森林是“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无情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灾难。这一观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森林是水库”论述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同样令人惊叹——孟子告诫“斧斤以时入山林”,朱熹提出“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些思想精髓在“森林是粮库”理念中焕发新生。而《史记》中“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的记载,则与“森林是钱库”的理念遥相呼应。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林业建设。从毛泽东同志“绿化祖国”的号召,到邓小平同志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业民生理念一脉相承。

 

森林“四库”论正是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发展,它既吸收了现代林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立足于中国林业的伟大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科学内涵:森林的四大能力

“四库”理论之所以深刻,在于它科学揭示了森林的多元功能。“森林是水库”不仅是一句形象比喻,更是对森林水文功能的精准概括。福建长汀的蜕变就是最好例证——从“山光、水浊、田瘦、人穷”到森林覆盖率达80.31%,水土流失率降至6.78%,这片曾经的“瘌痢头”通过植树造林实现了山青水秀的华丽转身。森林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能够截留降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维护水安全的天然屏障。

 

“森林是钱库”则直指林业的经济价值。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约15.88万亿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享有1万多元的“生态红利”。福建某县的“森林生态银行”创新实践,通过集中流转8.15万亩山林,带动林农增收5.94亿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道理。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的兴起,更为林业经济开辟了广阔空间。

 

在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森林是粮库”的理念尤为可贵。我国森林食品年产量已达1.94亿吨,油茶、竹笋、食用菌等森林食品正成为餐桌上的新宠。森林不仅能直接提供食物,还能通过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稳产增收,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隐形卫士。

 

最新提出的“森林是碳库”理念,则赋予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使命。全球森林总碳储量高达6620亿吨,我国通过每年造林数千万亩,持续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福建三明市创新的“林业碳票”让空气变“钞票”,村民领取碳票分红的案例,展现了碳汇经济的巨大潜力。

 

实践路径:让理论落地生根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践行森林“四库”论,需要系统推进、多措并举。构筑国家森林“水库”,要将森林生态建设纳入国家水安全战略,协同推进林长制与河湖长制,实现“林因水而生,水因林成景”的和谐共生。2022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已达8.04万亿元,通过健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片绿色宝藏还能释放更大经济能量。

 

树立“大食物观”,需要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森林食品产业。从油茶到竹笋,从食用菌到林下药材,构建多元化的森林食物供给体系,既能丰富百姓餐桌,又能保障粮食安全底线。

 

而在“双碳”目标下,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巩固森林固碳能力,将成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6%以上,2060年森林蓄积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些目标指引着中国林业的前行方向。

 

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森林“四库”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森林的多元价值,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从闽东山区到海南雨林,从“三库”到“四库”,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森林作为重要的生态产品,其价值实现将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对广大林业工作者而言,深入践行“四库”理论,就是要让每一片森林都成为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林业人的光荣使命。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林业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