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理整治组合拳促进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位于山东北部,因黄河而兴,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以来,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清理整治滨城区小街湾村区域“四乱”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赢”。清违整治。针对小街湾区域黄河问题体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涉及整治范围广的情况 [详情]
10-01 243浏览
-
贵州省湄潭县:“四全四治”管河湖促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探索建立“四全四治”河长制工作模式,将生态优光、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打造具有西南特色水美茶乡,努力提升湄潭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员共治”不漏一河。县级河长带头包保责任河流,开展检查督导,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抽调水利、环保、公安、农业等涉水部门业务骨干, [详情]
10-01 81浏览
-
湖南省江永县:“村级自护站”守好河湖“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试点推行河流“村级自护站”,让有志村民参与护河行动,从问题巡查、问题处置、宣传塑造、示范引领入手,破解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难题。“三个精准”构建护河新侵垒。精准队伍。全县123个村均成立河流“村级自护站”,自护站设在村委会,发动党员、退伍军人、沿河村民参与巡河护河,组建巡防队、志愿队 [详情]
10-01 209浏览
-
四川省宜宾市:发动“川滇九县(区)联盟”共护南广河
四川省宜宾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联合云南省昭通市创立南广河流域“川滇九县(区)联盟”,着力发挥流域联盟统筹作用,深化流域立法、双向补偿、联合监管、联合治理,形成跨界河流多方联治工作格局。全面建立流域联防机制。南广河流域川滇九县(区)联合组建联盟办公室,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联席调度机制,搭建联合治水平台。 [详情]
10-01 181浏览
-
福建三明市:“委员河长”为河湖治理集智聚力
三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探索选聘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工作机制,通过巡河问水、视察监督、协商建言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示范引领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湖治理,集智聚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同心共守绿水青山。一是高位推动,搭建履职平台。 [详情]
10-01 185浏览
-
广东广州市:“五位一体”发动全民“共筑清水梦”
广东省广州市坚持“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理念,通过构建晶牌、平台、机制、队伍、阵地“五位一体”的全民参与工作体系,促进社会公众更加广泛、有效、深度参与治水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一是塑造全民治水统一品牌。2020年底,广州市河长办率先推出“共筑清水梦”全民爱水护水文化品牌,创新推出品牌LOGO、 [详情]
10-01 83浏览
-
天津武清区:“三推进”保障高质量完成碍洪问题整治
2022年,天津市武清区确定碍洪点位46处,包括北运河11处,其中2处为南蔡村镇蓝耕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种植园大棚和房屋,该合作社是当地50余户村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拆除不仅影响村民收入,甚至会给当地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永定河35处,既要在指定时限内顺利完成永定河通水任务,更要确保泛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详情]
10-01 92浏览
-
四川省三台县:“4+2”模式破解跨界河流管护难题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探索基层河湖管护治理新路径,创推“四种”清理,践行“两项”机制,有效破解河道常态清理、突击清理、跨界河道清理等难题。一是创推“四种”清理。推行“1 N”清理监督模式,将境内河道常态保洁工作承包给专业合作社,监督指导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清漂保洁队, [详情]
10-01 216浏览
-
重庆武隆区:建立“1233”机制压实河长责任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重庆市武隆区积极探索治河之策,建立以抓责任落实、促问题整改为主要目标的“1233”工作机制,即“一巡二函三单二报”,压实各级河长查河、治河、管河责任。一是“一巡”找问题。镇村级河长常态化广泛巡查,流域河长适时化全面巡查,区级河长定时化重点巡查,全面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详情]
10-01 149浏览
-
浙江宁波市:差异化考核让河湖长履职更见“效”
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河网水系密布,是典型的浙东水乡。2022年以来,宁波市归纳总结历年河湖长制绩效考核与管理经验,针对性优化设计河湖长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分层分类、导向结合、差异化、流域化、公众参与”的考核模式,把引导各级河湖长敢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分层分类、导向结合, [详情]
10-01 114浏览
-
荷兰治水之道:从“与水斗争”到“与水共生”
荷兰是位于欧洲西部莱茵河、默兹河、斯海尔德河交汇处的低地之国,是世界上遭受洪水、海啸、大潮等水患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60%的国土面积时刻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作为世界著名的“低洼国”,荷兰自古以来就与水展开了一场旷口持久的较量,从“与水斗争”到“与水共生",荷兰人以其独特的理念,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体系 [详情]
周洪旭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10-01 156浏览
-
阔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阔步前行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建设鲜明贯穿其中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详情]
09-30 91浏览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 [详情]
09-30 173浏览
-
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新中国成立75周年水利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利面貌发生历史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建设,把我国 [详情]
09-29 264浏览
-
建构河流伦理的中国实践
从江河保护立法相继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行,到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中国立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江河治理实践,使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造福人民,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详情]
09-28 145浏览
-
中国河湖保护治理实践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2024年8月28日,联合国水机制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报告警示,全球一半国家的河流、湖泊等淡水生态系统已退化。其中,亚洲(中亚和东南亚)是重点影响区域之一。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一样,部分地区面临着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等危机,这种危机本质上 [详情]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 陈东明 09-28 206浏览
-
水利部 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 [详情]
09-27 267浏览
-
李国英出席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
李国英出席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9月24日,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在北京开幕,以“共促未来水安全”为主题,共商水治理良策,携手应对水安全风险挑战。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与亚洲水理事会主席尹锡大共同签署《北京宣言——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亚洲水声明》。 [详情]
09-26 119浏览
-
水利部召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
9月18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详情]
09-23 338浏览
-
《人民日报》刊发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陈敏署名文章: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水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谋划了国家水网宏伟蓝图,这为系统解决我国水 [详情]
09-23 117浏览
-
杨卫忠: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体系探索与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是自然 [详情]
05-15 149浏览
-
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水生态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随着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截至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又采取了哪 [详情]
05-09 232浏览
-
王金南: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按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是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治水方略。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要求,“九五”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实施了五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压茬推进、久久为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详情]
05-05 214浏览
-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国家水网建设研究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历史息息相关,是人类调节自然水循环过程、兴利除害的有效手段,其生产实践自古代就已存在。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我国当前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定义和范畴也有所拓展。河湖水系连通可定义为以维系不同水体间的水力联系与物质循环为目标,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和 [详情]
04-25 189浏览
-
流域生态修复科学性思考
流域生态系统规划已经成为流域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科学的流域生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流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途径和思路。基于生态学理论,强调了非生物要素作为生物要素的基础,阐述了水文、地形、土壤等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详情]
04-25 167浏览
-
湿地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泥炭、海盐等)、交通和旅游等资源,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详情]
04-24 125浏览
-
河流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在河流生态系统普遍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河流生态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资料的基础上,阐发人类活动在传统水利工程、污染物排放、过量引水及农渔业活动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 [详情]
04-24 293浏览
-
以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助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大量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有力推动了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了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去年以来,《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详情]
03-01 234浏览
-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前 言河长制是水治理中的制度创新,主要对河流、湖泊水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以政府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河长的制度形式。 [详情]
03-01 176浏览
-
基于政策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河湖长制考核工作研究
基于政策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河湖长制考核工作研究前 言开展河湖长制实施绩效考核,是检验河湖长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是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考核对象问责或激励的重要依据。多数地区从2017年年底就开展了这项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对确保河湖长制落到实处发挥了关键作用。 [详情]
03-01 168浏览
-
河湖流域治理难题的破局之道
一、“九龙治水”对河湖流域长效治理带来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一度导致某些地区水污染异常严重。自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以来,各地集中力量开展“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 尽管水环境突出问题在多方努力下有所缓解,但是水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详情]
03-01 313浏览
-
祖雷鸣: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河湖水域岸线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内在要求,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有效举措。 [详情]
03-01 215浏览
-
于琪洋: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协作 共同保障国家水安全
于琪洋: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协作 共同保障国家水安全——《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解读 [详情]
12-06 227浏览
-
张劲松:江苏省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思路与措施
江苏省依托“江河湖海汇聚”的水乡特色、“南秀北雄、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以及“治水名人、著名水利工程众多”的水利、文化风景资源,历经20年不懈努力,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96家、国家水利风景区61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了涵盖全省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水利风景区群落。 [详情]
11-17 140浏览
-
中国的河长制
如果你有机会畅游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你会发现每条河流都有河长公示牌,这些公示牌不是河长们要宣誓自己的领地范围,而是面向社会展示河长制工作的宣传牌,这也是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联系牌,是各级河长履职的承诺牌,是河湖治理成效的展示牌。 [详情]
06-28 143浏览
-
关于优化河长制办公室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优化河长制办公室的思考与建议郎劢贤 刘 卓 陈 健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县级及以上河长设置相应的河长制办公室(以下简称河长办),具体组成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截至2018年底,全国31个省份县级及以上河长办全部设立完成,在保障各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推动河湖长制 [详情]
12-13 261浏览
-
河湖长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河湖长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河湖治理整体成效显著,但现在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本文在把握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及河湖长制的关系,梳理了典型的河湖长制工作创新实践,分析了河湖长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详情]
11-24 249浏览
-
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维护河流生态健康
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维护河流生态健康江苏省海安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海安市水利局副局长章本林海安市为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河道成网,是苏中水陆交通要冲。现有等级河道1498条,其中一级河道7条约196公里,二级河道19条约302公里,三级河道346条约1566公里,四级河道845条 [详情]
11-24 239浏览
-
河长制:有名,更要有实
河长制:有名,更要有实沈晓梅作者 盐城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长制下江苏农村水污染协同防治的制度困境与长效机制研究(19GLB023)”阶段性成果,沈晓梅教授系该课题负责人。 [详情]
11-24 175浏览
-
新时代治水总纲:调整人的行为和纠正人的错误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14日关于保障水安全讲话中明确提出治水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鄂竟平部长指出,这是对“十六字”治水方针的精辟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3·14讲话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和最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纲举目张”。 [详情]
09-12 113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