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污水“治了没?治得起吗?”——一场关于“建与运”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硬任务”。不少地方相继建起了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地埋式设备,甚至引入了先进的膜处理工艺。 [详情]
07-07 227浏览
-

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
近日水利部等六部门印发实施《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你知道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吗?确定和保障生态流量对河湖健康有哪些好处?什么是河湖生态流量? [详情]
07-07 257浏览
-

一图读懂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详情]
07-07 163浏览
-

政策东风劲吹,幸福河湖建设中的数字化机遇洞察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幸福河湖建设已成为水利领域的关键任务。从国家战略高度到地方积极响应,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幸福河湖建设锚定方向,尤其是其中对数字化信息建设的要求,正开启一片充满潜力的新市场。 [详情]
07-07 181浏览
-

人民日报刊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创新。 [详情]
07-07 151浏览
-

实录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4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详情]
07-04 345浏览
-

管网运营 ● 污水管网为什么总高水位运行?
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是城市排水系统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成因复杂,危害显著,需系统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详情]
06-30 198浏览
-

中国每年处理近1000亿吨污水,真正的“运营考验”才刚开始 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污水处理厂共有 14637
全国纳入排放源统计调查的污水处理厂共有 14637 家(包括城镇、园区、农村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共处理污水 939.7 亿吨(2024年12月31日官方公布数据),污水处理量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 山东、浙江和河南。5 个地区的污水处理量合计为 382.3 亿吨,占全国污水处理量的 40.7%。这种数量级的污水处理量,从全 [详情]
06-30 248浏览
-

智慧水利:现代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中有哪些水利信息化内容
2022年11月24日,李国英部长在研究强化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专题办公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推进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四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加强除险、体检、维护、安全“四管”工作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详情]
06-30 193浏览
-

江河保护治理:如何推动水利、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
6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简称《意见》),旨在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意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我国江河保护治理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 [详情]
06-30 178浏览
-

废水中氮元素的表征指标——有机氮、氨氮、总氮分类来源及处理方法
废水中氮元素的表征指标——有机氮、氨氮、总氮分类来源及处理方法 [详情]
06-30 222浏览
-

“十五五”阶段可能会有哪些智慧水利业务
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我们常说“谋定而后动”,智慧水利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写在各个政府文件、工作报告中,等待我们去认真分析。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讲,“十五五”阶段智慧水利的发展动向既要与“十四五”期间智慧水利的发展相衔接,又要进一步以更高目标为导向继续 [详情]
06-30 191浏览
-

流域综合治理时代,正式开始了!中央释放明确信号
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强调“统筹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后,近日,中央正式定调:流域综合治理行动,开始了! 01首次明确将流域综合治理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详情]
06-30 158浏览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
为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详情]
06-26 819浏览
-

有机污染物的表征指标:COD和BOD的区别在哪里?
污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表征指标主要有两个,即COD和BOD,像其它的指标如TOC(总有机碳)等出现的概率就比较小了。可以这么说,COD可以很好的表征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且检测时间短,所以一般用来做工程设计;而BOD则表示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那部分有机物质,但不是不能生物降解, [详情]
06-24 154浏览
-

智慧水利:DeepSeek在智慧水利前沿领域的30个应用场景
DeepSeek 作为当下最流行的人工智能,在智慧水利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智慧水利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网上关于DeepSeek 在水利方面的应用已经论述得足够充分了,本文主要是针对DeepSeek 在智慧水利前沿领域的30个应用场景进行补充。 [详情]
06-24 215浏览
-

生态环境监测在美丽河湖中的5大应用
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已经陆续公布,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丽河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环境监测在里面有哪些应用呢?结合美丽河湖的建设指南及评价的相关规范标准,我们从美丽河湖建设的五大方面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和谐来看。 [详情]
06-24 282浏览
-

影响水质中总磷超标的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总磷是水质监测中最重要的一项之一,国际有关环保部门对此也是相当重视。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水中磷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大自然的危害。首先我们来说说总磷超标的原因吧,我们从工业和生活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总磷超标。 [详情]
06-24 146浏览
-

为什么河流水质侧重评价氨氮,而湖泊侧重总氮?
一般地,把氨氮浓度作为河流水质的限制性指标,而在考虑湖泊水质时,则把总氮作为营养指数的核心指标,这种指标选取上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呢? [详情]
06-24 253浏览
-

常用水利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性文件
依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办建设函[2023]1292号),将附录《项目法人常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性文件》中的文件建立链接,供参考使用。 [详情]
06-20 224浏览
-

观点争鸣:水库治理该不该用生态浮床?
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水体修复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道治理,但其在水库中的适用性却引发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其“低干扰、低成本”,反对者则痛斥其“伪生态、高成本、低效能”。本文梳理正反双方核心论点,邀请您共同探讨——水库到底该不该用生态浮床? [详情]
03-10 298浏览
-

“数”说“幸福河湖”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本公众号创办的座右铭,也是奋斗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推文质量、品质放在第一位,精挑细选。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宗旨,为更好地丰富平台内容与专业水平,力求打造水利行业精品公众号平台之精神,【水利天下】开办【百家论水】专栏,专栏集各位专家智慧 [详情]
02-12 292浏览
-

原创论文︱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综述
从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排放标准和处理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的处理现状,总结了当前收集处理模式即分散收集分散处理、分散收集集中处理、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和纳管收集处理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讨论了当前排放标准的现状和不足,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同时,探讨了几种代表性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详情]
杨亮,等 中国给水排水 01-17 289浏览
-

以“四水四定”统筹推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征及规律认识
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生产力布局以及土地等资源不相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核心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科学处理水资源与城市、土地、人口、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详情]
01-14 419浏览
-
仲志余: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保障国家水安全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和本质要求,坚持治水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水利新质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现代工具体系,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树牢科技创新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以建设国家水网为重要应用场景, [详情]
仲志余 中国水利杂志 01-08 421浏览
-
专家之声 | 王波: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切实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做出安排部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交叉领域。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机制不完善、重点不突出、成效不稳固等问题, [详情]
01-08 281浏览
-

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与河湖复苏关键技术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基于对河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复苏理论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框架和河湖复苏技术体系。渐进式生态修复理论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强调分阶段、分步骤、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自然恢复的 [详情]
刘俊国,等 中国水利杂志 12-10 303浏览
-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水环境建设比较薄弱,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许多地方的农村生活污水随处可见,大量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周围水环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基于此,在对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详情]
11-11 327浏览
-
观点 | 我国水环境监测发展挑战与智慧化趋势展望
当前,我国对水环境的保护由单纯的水体化学污染指标控制逐步转变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的统筹治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水环境监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水资源质量的变化,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详情]
刘鹏程1,2 程海军1 刘晴靓1 吕东伟 11-11 429浏览
-

余刚院士:循序渐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一些新污染物经过多年治理后是否会变为常规污染物?是否还有更多新污染物出现?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应当如何展开?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回答了这些问题。 [详情]
11-05 358浏览
-

国家水网各层级协同建设思考
推进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各层级水网互联互通、合理衔接,对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更好发挥水网整体效益意义重大。推进各层级水网协同建设,应聚焦“四个坚持”原则,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四水四定”;做好“五个统筹”, [详情]
李原园,等 中国水利杂志 11-05 524浏览
-

中国典型河流水域抗生素的赋存状况及风险评估研究
本期亮点文章为入选中国知网(CNKI)《学术精要数据库》的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分别指同年度同学科同种文献类型(研究型、综述型文献)的国内期刊、会议论文中,PCSI指数、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即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Top1%。 [详情]
10-28 311浏览
-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科技需求分析
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任务,为支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顺利开展,亟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本文从新污染物筛查、监测、风险评估、替代和治理技术、风险管控等方面出发,介绍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构建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管理机制的历程.同时,梳理了我国在新污染物治理的历程、成 [详情]
10-28 312浏览
-

新时期“四水”新态势及若干重大问题思考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影响下,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四水”问题呈现新特点。围绕水资源演变态势与水资源需求、洪水蓄泄关系和防洪保安要求、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要求、水安全风险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四水”问题新形势新变化。研究提出了新时期“四水”问题应对总体策略:把水安全放在国 [详情]
姜大川,袁勇,等 中国水利杂志 10-18 380浏览
-
国家水网建设投融资机制实践与思考
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大,亟须更好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合力,深化水网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努力破除投融资瓶颈,形成政府市场协同发力的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分析了当前国家水网建设和投融资情况,指出建设资金筹措是国家水网工程面临的突出制约因素。当前,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投融资政策导向主要为充分利 [详情]
10-14 438浏览
-
国家水网构建与生态安全保障辩证关系探析
国家水网建设和水生态安全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行业的核心工作,准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标准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水网建设与我国生态安全总体格局、北方生态屏障区保护修复、缺水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恢复、河湖水质改善、重要湿地及其 [详情]
10-11 282浏览
-
专家之声 | 王夏晖等:加快建立山水工程全生命周期科学实施机制
近年来,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已成为全球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并成功入选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这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详情]
王夏晖 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10-09 286浏览
-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陈东明署名文章:中国河湖保护治理实践
中国高度重视河流湖泊保护治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谋划了国家水网宏伟蓝图,为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引领中国江河 [详情]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 陈东明 10-09 269浏览
-

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国家水网建设思路探讨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灌溉供水保障能力,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水利根基的首要任务。强化灌溉供水保障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现状耕地灌溉率为55%,各地区灌溉发展不均衡,有近半数耕地不具备灌溉条件,特别是年降水量500mm以下地区有3.2亿亩左右,灌溉保障程度不高,保障粮食稳产高产能力不足。 [详情]
10-09 237浏览
-
专家之声 | 於方等: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新污染物治理;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2023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的工作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作出“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 [详情]
於方 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 10-08 271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