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领新时代治水 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在水利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出版发行后迅速在全国水利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广大水利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详情]
10-17 283浏览
-

水质评价这些你了解多少
1、水质及水质站水质如何评价水质评价应重点分析水功能区水质超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湖(库)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河流重点考核断面及入河(湖、库)污染物量超标等问题和原因。水质评价的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包括单项水质项目水质类别评价、单项水质项目超标倍数评价、水质站水质类别评价和水质站主要超标项目。 [详情]
10-16 430浏览
-
水环境治理前期调查要点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及池塘等水体。水环境调查的目的是针对不同水环境的特点,评估水环境生态退化因子及其作用强度,以便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筛选和优化组合,提出水质改善、生态恢复 [详情]
10-16 456浏览
-
社论:见证新时代治水的强大真理力量
《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令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论述摘编》的出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详情]
10-15 461浏览
-

如何理解黄河流域“四水四定”原则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背景意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 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7%,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详情]
10-14 303浏览
-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水利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热潮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近日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摘编》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治水工作进行的深邃思考、作出的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推进新时代治水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权威 [详情]
10-14 185浏览
-
江苏:《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发布
《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8月27日修订通过,经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详情]
10-14 303浏览
-

讲述长江故事的新文化标识
长江,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之后,第五个由中央统一部署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规划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 [详情]
10-14 168浏览
-

逐“绿”前行 以“新”促兴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 [详情]
10-14 252浏览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万里长江,浩荡奔涌。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群山、纳万川,汇聚成波涛滚滚的大江,造就绮丽风光,浇灌延绵良田,滋养城市乡村,孕育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详情]
10-14 214浏览
-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网)
今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会在北京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详情]
10-14 359浏览
-

75年·无锡治水新图景丨以节水为笔,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碧波潋滟润锡城,七五华章治水情。无锡,北倚长江,南濒太湖,运河纵贯,水网如织。水,既是滋养世世代代无锡人的生命之源,更是无锡这颗“江南明珠”的灵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号推出“75年·无锡治水新图景”系列报道,集中展示近年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敬请关注。 [详情]
10-14 157浏览
-

一文读懂!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什么?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看看如何切实提升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动实现水利安全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管控。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什么?六项机制”涉及哪些责任主体?如何建立健全“六项机制” [详情]
10-14 343浏览
-

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项目全面竣工
日前,湖北省首个、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的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迎来全面竣工,莺河流域原本荒芜的河岸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为当地居民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福祉。近日,记者在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项目漫水桥段、马蹄畈段、田集段等项目节点看到,莺河两岸绿植郁郁葱葱,河道水面清澈如镜,蓝天白云与翠绿 [详情]
10-12 222浏览
-

堤固岸绿 水清景美——西安市幸福河湖建设扫描
秋日清晨,漫步在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湖畔,只见湖水清澈,不时有水鸟掠过水面,不少市民在岸边晨练、散步。“这里空气清新,湖水清澈,我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散步。”西安市民张莉说。近年来,西安曲江池·大唐芙蓉园水利风景区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构建完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河湖管理效率与动态监管能力, [详情]
10-11 332浏览
-
河湖管护 | “数字科技+水利设施”如何守护江河安澜?
河湖管护 | “数字科技+水利设施”如何守护江河安澜? [详情]
10-11 120浏览
-

浙江:进一步深化改革,水利怎么干?
近日,省水利厅印发《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推进我省水利现代化先行的工作方案》,明确1个改革目标,聚焦4个重点方向,提出12方面55项具体任务,奋力打造5方面标志性成果。 [详情]
10-09 194浏览
-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进一步创新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机制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都明确要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政治要求,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要求, [详情]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 10-09 271浏览
-
《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详情]
10-09 211浏览
-
水利部关于加强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河湖长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预防和解决涉河湖重大问题,依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等规定,现就加强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提出 [详情]
10-08 167浏览
-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国家水网建设研究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历史息息相关,是人类调节自然水循环过程、兴利除害的有效手段,其生产实践自古代就已存在。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我国当前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定义和范畴也有所拓展。河湖水系连通可定义为以维系不同水体间的水力联系与物质循环为目标,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和 [详情]
04-25 219浏览
-
流域生态修复科学性思考
流域生态系统规划已经成为流域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科学的流域生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流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途径和思路。基于生态学理论,强调了非生物要素作为生物要素的基础,阐述了水文、地形、土壤等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详情]
04-25 206浏览
-

湿地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泥炭、海盐等)、交通和旅游等资源,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详情]
04-24 155浏览
-

河流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在河流生态系统普遍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河流生态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资料的基础上,阐发人类活动在传统水利工程、污染物排放、过量引水及农渔业活动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 [详情]
04-24 317浏览
-
以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助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大量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有力推动了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了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去年以来,《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详情]
03-01 265浏览
-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河长制研究前 言河长制是水治理中的制度创新,主要对河流、湖泊水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以政府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河长的制度形式。 [详情]
03-01 202浏览
-

基于政策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河湖长制考核工作研究
基于政策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河湖长制考核工作研究前 言开展河湖长制实施绩效考核,是检验河湖长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是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考核对象问责或激励的重要依据。多数地区从2017年年底就开展了这项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对确保河湖长制落到实处发挥了关键作用。 [详情]
03-01 192浏览
-

河湖流域治理难题的破局之道
一、“九龙治水”对河湖流域长效治理带来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一度导致某些地区水污染异常严重。自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以来,各地集中力量开展“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 尽管水环境突出问题在多方努力下有所缓解,但是水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详情]
03-01 337浏览
-
祖雷鸣: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河湖水域岸线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内在要求,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有效举措。 [详情]
03-01 242浏览
-
于琪洋: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协作 共同保障国家水安全
于琪洋: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协作 共同保障国家水安全——《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解读 [详情]
12-06 264浏览
-

张劲松:江苏省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思路与措施
江苏省依托“江河湖海汇聚”的水乡特色、“南秀北雄、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质以及“治水名人、著名水利工程众多”的水利、文化风景资源,历经20年不懈努力,建成省级水利风景区96家、国家水利风景区61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形成了涵盖全省主要江河湖库、重点灌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水利风景区群落。 [详情]
11-17 168浏览
-
中国的河长制
如果你有机会畅游中国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你会发现每条河流都有河长公示牌,这些公示牌不是河长们要宣誓自己的领地范围,而是面向社会展示河长制工作的宣传牌,这也是与社会公众沟通的联系牌,是各级河长履职的承诺牌,是河湖治理成效的展示牌。 [详情]
06-28 183浏览
-
关于优化河长制办公室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优化河长制办公室的思考与建议郎劢贤 刘 卓 陈 健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县级及以上河长设置相应的河长制办公室(以下简称河长办),具体组成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截至2018年底,全国31个省份县级及以上河长办全部设立完成,在保障各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推动河湖长制 [详情]
12-13 293浏览
-
河湖长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河湖长制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河湖治理整体成效显著,但现在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本文在把握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及河湖长制的关系,梳理了典型的河湖长制工作创新实践,分析了河湖长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详情]
11-24 286浏览
-
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维护河流生态健康
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维护河流生态健康江苏省海安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海安市水利局副局长章本林海安市为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河道成网,是苏中水陆交通要冲。现有等级河道1498条,其中一级河道7条约196公里,二级河道19条约302公里,三级河道346条约1566公里,四级河道845条 [详情]
11-24 276浏览
-
河长制:有名,更要有实
河长制:有名,更要有实沈晓梅作者 盐城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长制下江苏农村水污染协同防治的制度困境与长效机制研究(19GLB023)”阶段性成果,沈晓梅教授系该课题负责人。 [详情]
11-24 203浏览
-
新时代治水总纲:调整人的行为和纠正人的错误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14日关于保障水安全讲话中明确提出治水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鄂竟平部长指出,这是对“十六字”治水方针的精辟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3·14讲话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和最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纲举目张”。 [详情]
09-12 148浏览
-
鞠茂森:关于河长制工作差距和加强河长履职的思考
在调研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河长制湖长制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研究了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存在的 10 个方面差距,并就河长如何在全面推行河长制中发挥领头雁作用提出了 10 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详情]
鞠茂森-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 07-06 236浏览
-

鞠茂森:推进公众参与 建设幸福河湖
作者/鞠茂森(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真正实现河湖管理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体验到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是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 [详情]
鞠茂森-河海大学河长制研究与培训中心 06-30 393浏览
-

孙继昌: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河长制湖长制极大地促进了河湖治理管理和保护,其作用和成效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以及关于“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为今后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详情]
06-30 176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