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科普 | 数字孪生“天空地水工”是什么?
水科普 | 数字孪生“天空地水工”是什么? [详情]
10-08 368浏览
-

75年,水之变
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治水兴水成就一起来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详情]
10-08 128浏览
-

中国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中国著名江河名称的由来 [详情]
10-01 519浏览
-

江苏泰州:传承千年水文化打造“幸福水天堂”
枕城河、揽运河、通长江·江苏泰州,一个江、淮、海三水汇聚的特色城市,市域内有河流2.4万余条。星罗棋布的水系,仿佛跳动的文化血脉,勾勒出诗意“水城水乡”之美。水,是泰州的灵魂。千百年来,这里不仅有悠久的治水历史,还孕育了丰富的水文化。 [详情]
10-01 212浏览
-

上海市崇明区:“万千百”体系聚起全民护水合力
上海市崇明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河网密布、江海交汇,全区水面率达10.52%,2020年以来,崇明区着力构建“万千百”爱水护河宣传体系,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力量,守护好长江大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构建新体系,宣传有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聘11569名“民间河长”、17124名护河志愿者,建立1175个 [详情]
10-01 210浏览
-
河南省郑州市:“二四三二”工作法推动河湖长制规范运行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提出市级河长“两函四巡三单两报告”工作法,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化运行。“两函”明确河长“干什么”。“两函”指履职提示函和问题提示函。履职提示函内容包括市级河湖长职责、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提醒相关河湖长履职尽责。 [详情]
10-01 190浏览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理整治组合拳促进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位于山东北部,因黄河而兴,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以来,滨州市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清理整治滨城区小街湾村区域“四乱”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双赢”。清违整治。针对小街湾区域黄河问题体量大、历史遗留问题多、涉及整治范围广的情况 [详情]
10-01 299浏览
-
贵州省湄潭县:“四全四治”管河湖促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探索建立“四全四治”河长制工作模式,将生态优光、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全过程,打造具有西南特色水美茶乡,努力提升湄潭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员共治”不漏一河。县级河长带头包保责任河流,开展检查督导,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抽调水利、环保、公安、农业等涉水部门业务骨干, [详情]
10-01 112浏览
-
湖南省江永县:“村级自护站”守好河湖“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试点推行河流“村级自护站”,让有志村民参与护河行动,从问题巡查、问题处置、宣传塑造、示范引领入手,破解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难题。“三个精准”构建护河新侵垒。精准队伍。全县123个村均成立河流“村级自护站”,自护站设在村委会,发动党员、退伍军人、沿河村民参与巡河护河,组建巡防队、志愿队 [详情]
10-01 257浏览
-
四川省宜宾市:发动“川滇九县(区)联盟”共护南广河
四川省宜宾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联合云南省昭通市创立南广河流域“川滇九县(区)联盟”,着力发挥流域联盟统筹作用,深化流域立法、双向补偿、联合监管、联合治理,形成跨界河流多方联治工作格局。全面建立流域联防机制。南广河流域川滇九县(区)联合组建联盟办公室,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联席调度机制,搭建联合治水平台。 [详情]
10-01 220浏览
-
福建三明市:“委员河长”为河湖治理集智聚力
三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探索选聘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工作机制,通过巡河问水、视察监督、协商建言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示范引领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湖治理,集智聚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同心共守绿水青山。一是高位推动,搭建履职平台。 [详情]
10-01 229浏览
-
广东广州市:“五位一体”发动全民“共筑清水梦”
广东省广州市坚持“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理念,通过构建晶牌、平台、机制、队伍、阵地“五位一体”的全民参与工作体系,促进社会公众更加广泛、有效、深度参与治水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一是塑造全民治水统一品牌。2020年底,广州市河长办率先推出“共筑清水梦”全民爱水护水文化品牌,创新推出品牌LOGO、 [详情]
10-01 146浏览
-
天津武清区:“三推进”保障高质量完成碍洪问题整治
2022年,天津市武清区确定碍洪点位46处,包括北运河11处,其中2处为南蔡村镇蓝耕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种植园大棚和房屋,该合作社是当地50余户村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拆除不仅影响村民收入,甚至会给当地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永定河35处,既要在指定时限内顺利完成永定河通水任务,更要确保泛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详情]
10-01 139浏览
-
四川省三台县:“4+2”模式破解跨界河流管护难题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探索基层河湖管护治理新路径,创推“四种”清理,践行“两项”机制,有效破解河道常态清理、突击清理、跨界河道清理等难题。一是创推“四种”清理。推行“1 N”清理监督模式,将境内河道常态保洁工作承包给专业合作社,监督指导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清漂保洁队, [详情]
10-01 269浏览
-
重庆武隆区:建立“1233”机制压实河长责任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重庆市武隆区积极探索治河之策,建立以抓责任落实、促问题整改为主要目标的“1233”工作机制,即“一巡二函三单二报”,压实各级河长查河、治河、管河责任。一是“一巡”找问题。镇村级河长常态化广泛巡查,流域河长适时化全面巡查,区级河长定时化重点巡查,全面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详情]
10-01 205浏览
-
浙江宁波市:差异化考核让河湖长履职更见“效”
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河网水系密布,是典型的浙东水乡。2022年以来,宁波市归纳总结历年河湖长制绩效考核与管理经验,针对性优化设计河湖长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分层分类、导向结合、差异化、流域化、公众参与”的考核模式,把引导各级河湖长敢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作为重中之重,一是分层分类、导向结合, [详情]
10-01 150浏览
-
荷兰治水之道:从“与水斗争”到“与水共生”
荷兰是位于欧洲西部莱茵河、默兹河、斯海尔德河交汇处的低地之国,是世界上遭受洪水、海啸、大潮等水患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60%的国土面积时刻面临着洪水的威胁。作为世界著名的“低洼国”,荷兰自古以来就与水展开了一场旷口持久的较量,从“与水斗争”到“与水共生",荷兰人以其独特的理念,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体系 [详情]
周洪旭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10-01 190浏览
-
阔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阔步前行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建设鲜明贯穿其中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详情]
09-30 134浏览
-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写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 [详情]
09-30 226浏览
-

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新中国成立75周年水利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水利面貌发生历史巨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建设,把我国 [详情]
09-29 304浏览
-

王冠军:河湖长制见成效,履职尽责是关键
2018年年底前全国江河湖泊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河长湖长体系全面形成,实现了河长制湖长制“有名”。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让每个河湖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详情]
06-30 258浏览
-

刘小勇:构建河湖监管体系,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作者/刘小勇(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处长),陈健 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构建基于河长制湖长制的河湖监管体系,是改变人的不当行为、解决河湖突出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关键举措。 [详情]
06-30 168浏览
-

胡玮:幸福河湖建设中的河长制湖长制作用
作者/胡玮(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江河湖泊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幸福河湖的必然要求。 [详情]
06-30 271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