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部公布10起河湖库“清四乱”典型案例
河道、湖泊、水库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行蓄洪水的重要空间确保其空间完整、功能完好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工程安全、生态安全 近年来水利部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持续清理河湖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推动河湖库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 10月18日,水利部公布10起河湖库“清四乱”典型案例以案说法、 [详情]
10-21 236浏览
-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印发(附全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财政部、税务总局、水利部近日印发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 [详情]
10-17 413浏览
-
引领新时代治水 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在水利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出版发行后迅速在全国水利系统引发热烈反响,广大水利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详情]
10-17 234浏览
-
水质评价这些你了解多少
1、水质及水质站水质如何评价水质评价应重点分析水功能区水质超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湖(库)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河流重点考核断面及入河(湖、库)污染物量超标等问题和原因。水质评价的几种常用评价方法,包括单项水质项目水质类别评价、单项水质项目超标倍数评价、水质站水质类别评价和水质站主要超标项目。 [详情]
10-16 394浏览
-
水环境治理前期调查要点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及池塘等水体。水环境调查的目的是针对不同水环境的特点,评估水环境生态退化因子及其作用强度,以便因地制宜地开展技术筛选和优化组合,提出水质改善、生态恢复 [详情]
10-16 411浏览
-
社论:见证新时代治水的强大真理力量
《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令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论述摘编》的出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详情]
10-15 431浏览
-
如何理解黄河流域“四水四定”原则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背景意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 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7%,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详情]
10-14 258浏览
-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水利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热潮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近日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摘编》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治水工作进行的深邃思考、作出的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推进新时代治水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权威 [详情]
10-14 157浏览
-
江苏:《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发布
《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已由无锡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8月27日修订通过,经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详情]
10-14 263浏览
-
讲述长江故事的新文化标识
长江,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之后,第五个由中央统一部署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规划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 [详情]
10-14 139浏览
-
逐“绿”前行 以“新”促兴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 [详情]
10-14 212浏览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万里长江,浩荡奔涌。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群山、纳万川,汇聚成波涛滚滚的大江,造就绮丽风光,浇灌延绵良田,滋养城市乡村,孕育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详情]
10-14 180浏览
-
生态环境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网)
今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会在北京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详情]
10-14 337浏览
-
75年·无锡治水新图景丨以节水为笔,绘就人水和谐新画卷
碧波潋滟润锡城,七五华章治水情。无锡,北倚长江,南濒太湖,运河纵贯,水网如织。水,既是滋养世世代代无锡人的生命之源,更是无锡这颗“江南明珠”的灵魂。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号推出“75年·无锡治水新图景”系列报道,集中展示近年特别是“十四五”以来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敬请关注。 [详情]
10-14 139浏览
-
一文读懂!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什么?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看看如何切实提升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动实现水利安全生产全链条全方位管控。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什么?六项机制”涉及哪些责任主体?如何建立健全“六项机制” [详情]
10-14 304浏览
-
湖北省首个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项目全面竣工
日前,湖北省首个、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的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迎来全面竣工,莺河流域原本荒芜的河岸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廊道,为当地居民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福祉。近日,记者在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项目漫水桥段、马蹄畈段、田集段等项目节点看到,莺河两岸绿植郁郁葱葱,河道水面清澈如镜,蓝天白云与翠绿 [详情]
10-12 204浏览
-
堤固岸绿 水清景美——西安市幸福河湖建设扫描
秋日清晨,漫步在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湖畔,只见湖水清澈,不时有水鸟掠过水面,不少市民在岸边晨练、散步。“这里空气清新,湖水清澈,我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散步。”西安市民张莉说。近年来,西安曲江池·大唐芙蓉园水利风景区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构建完善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河湖管理效率与动态监管能力, [详情]
10-11 290浏览
-
河湖管护 | “数字科技+水利设施”如何守护江河安澜?
河湖管护 | “数字科技+水利设施”如何守护江河安澜? [详情]
10-11 104浏览
-
浙江:进一步深化改革,水利怎么干?
近日,省水利厅印发《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推进我省水利现代化先行的工作方案》,明确1个改革目标,聚焦4个重点方向,提出12方面55项具体任务,奋力打造5方面标志性成果。 [详情]
10-09 178浏览
-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进一步创新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机制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都明确要求“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政治要求,又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要求, [详情]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 10-09 247浏览
-
建立健全地方节水制度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 [详情]
04-24 276浏览
-
抓好《节约用水条例》贯彻实施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加强用水全过程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再上新台阶,是有效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水包括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多个环节;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 [详情]
04-22 226浏览
-
专家解读 | 长江流域新污染物抗生素的污染现状与防控建议
伴随着流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受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影响,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水环境问题最突出地区之一。纵深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是确保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近期多项研究发现,抗生素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在长江流域不断被检出,在造成流域水污染时,还会诱导抗性菌及抗性基因产生和传播 [详情]
04-19 256浏览
-
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及发展思考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详情]
中国水利杂志 左其亭,等 04-10 282浏览
-
跨界河湖实施联合河湖长制的思考
跨界河湖治理和管护是目前河湖长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域分段管制与河 湖整体性、生态系统性存在矛盾,跨部门协同、政社协同等存在困难,提出通过联合河湖长制来协调跨 界河湖治理的难题。从联合河湖长、联合河湖长制办公室、联合河湖长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实施 联合河湖长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健全组织 [详情]
04-08 195浏览
-
中国水科院院长彭静: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做好科技创新大文章
01深入理解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看,生产力的发展始终都是其根本动力和决定力量。 [详情]
彭静 04-03 221浏览
-
基于河湖长制的公共政策评估研究
河湖长制是基于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结构而设计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制度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组织体系建设、河湖治理任务、相关保障制度等要求。河湖长制政策能否落地见效,中 [详情]
刘小勇,等 03-19 217浏览
-
城市洪涝治理与韧性城市建设:变革、创新与启示
受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率、规模和影响日益加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城市洪涝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雨量110.3mm,超过100年一遇。2016年,河北省邢台市发生强降雨过程, [详情]
徐宗学,等 03-15 227浏览
-
专家视角 |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问题分析、治理思路与措施
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问题分析、治理思路与措施高红杰, 袁鹏, 刘瑞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研究中心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大, 我国很多城市水体污染负荷超出水体自 净能力, 水质恶化甚至出现黑臭现象, 城市黑臭水体已成为当前公众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国务院及相关部 [详情]
02-23 205浏览
-
PPT分享,城市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恢复的工程原理与维护要点 | 知识推送
PPT分享,城市水体水生植物生态恢复的工程原理与维护要点 | 知识推送 孙永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永利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兼总工,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果 科技奖励办、科技部、住建部评审专家;财政部PPP、发改委、住建部项目评审专家。 [详情]
02-23 269浏览
-
知识分享丨流域生态修复科学性思考
流域生态系统规划已经成为流域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科学的流域生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流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途径和思路。基于生态学理论,强调了非生物要素作为生物要素的基础,阐述了水文、地形、土壤等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详情]
05-17 298浏览
-
小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重点
小流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基本相同,地理单元的自然、社会、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比较充分的区域。小流域面积一般小于1km2。我国小流域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因此在治理中要考虑流域自身特点和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综合治理。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详情]
05-16 266浏览
-
杨卫忠: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技术体系探索与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是自然 [详情]
05-15 159浏览
-
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水生态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随着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截至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又采取了哪 [详情]
05-09 245浏览
-
王金南: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按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是以法律形式明确的治水方略。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要求,“九五”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实施了五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压茬推进、久久为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详情]
05-05 224浏览
-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国家水网建设研究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历史息息相关,是人类调节自然水循环过程、兴利除害的有效手段,其生产实践自古代就已存在。河湖水系连通作为我国当前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定义和范畴也有所拓展。河湖水系连通可定义为以维系不同水体间的水力联系与物质循环为目标,在自然水系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和 [详情]
04-25 199浏览
-
流域生态修复科学性思考
流域生态系统规划已经成为流域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内容,科学的流域生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流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途径和思路。基于生态学理论,强调了非生物要素作为生物要素的基础,阐述了水文、地形、土壤等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详情]
04-25 179浏览
-
湿地的生态修复与保护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湿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泥炭、海盐等)、交通和旅游等资源,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部分交互作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详情]
04-24 134浏览
-
河流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在河流生态系统普遍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河流生态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资料的基础上,阐发人类活动在传统水利工程、污染物排放、过量引水及农渔业活动方面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 [详情]
04-24 304浏览
-
以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助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补偿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了大量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践,有力推动了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了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能力。去年以来,《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详情]
03-01 245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