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3月28日,“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八届)”在安徽合肥举办。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规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邀请污水提标、污水提质增效、污水资源化利用、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园区污水等各个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要单位代表,旨在办成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行业盛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200余人线下参会。李一平教授携课题组学生共同参与本次研讨会,于26日上午污水提标大会会场作为主持人并在下午作大会报告。
李一平教授汇报的题目是“城市排水系统外水入渗入流问题识别与量化解析”,报告围绕现象表征、原因识别、排查方法和典型成果展开。污水厂低效运行,“清水进清水出”现象已成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重点,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为“一高两低”,即污水厂进水浓度低、管网运行水位高和溢流污染负荷高。针对以上瓶颈问题,李一平教授指出关键原因在于排水系统管道破损,造成外水入渗入流,急需开展城市排水系统外水入渗入流问题识别与量化分析,结合课题组前期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城市排水系统外水排查研究工作,逐一介绍外水排查的三项主要工作:对外水入渗点进行定位,对外水入渗量进行定量,对外水来源进行溯源,李一平教授提出用三角形法、晴天水量法、夜间最小流量法以及水动力反演模拟法进行外水入渗量的定量,用水质特征因子法进行外水来源溯源,并基于此分享某东部城市丘陵片区外水入渗入流量化解析、某北方城市外水入渗入流排查诊断与量化分析和某南方城市外水入渗入流排查诊断与量化分析三个典型案例,总结全国典型城市外水入渗入流排查方法与量化结果,凸显重视和加强低浓度地块排水和建筑工地基坑水达标排水的治理与管理的重要性。
李一平教授汇报现场
李一平教授报告内容详见下方:
图片|杨紫瑄 金巧依
文字|杨紫瑄 金巧依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