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科膜通用运行平台GTMOST与金科反应器TM技术
【技术简介】
(1)金科膜通用运行平台GTMOST®
金科水务将自身先进成熟的技术与国际高品质的膜产品相结合,自主研发了“经典风”“未来星”和“水晶宫”三代膜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优势特点说明:
① 适用市场大多数膜厂家的膜元件
② 适用各种形式的膜元件:内压、外压、柱式、帘式
③ 适用各种运行方式:全流、错流、内压、外压、气水洗
④ 设计简约,连接和故障风险点大大减少
⑤ 直观简单的完整性测试,膜元件插拔式安装
⑥ 投资成本低于现有的系统
⑦ 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2)金科反应器TM
通过金科反应器,利用絮凝、氧化、吸附等物理化学手段,减少化学药洗CIP频率,延长膜的寿命,同时达到去除不同污染物的目的,为系统安全运行及降低成本提供可靠地保障。
(3)金科水务的GTOIS是互联网+膜水厂的专家系统
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线上和线下(O2O)专业服务。
① 数据监控系统:实时发送
② 智能软件(APP)分析报告:定期推送
③ 远程视频专家支持故障解决:随时保障运行安全
(4)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专业的设备制造、工程执行团队
① 专业的膜系统集成能力,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
② 大型膜系统工程应用的领导者,已投产运行的北京清河污水25万吨/日深度处理回用项目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污水膜处理工程;
③专业的制造工厂及设施,具有专有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及管件自动焊接制造能力,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膜架制造设备;
④高品质膜元件-膜装置-完整的膜系统深度处理厂。
【应用范围】
膜分离技术能极大降低化学物质和微生物风险,在再生水回用及海水淡化领域应用广泛。膜处理未来趋势是作为单独的处理流程取代现有流程,形成两级膜处理流程,即原水先通过微滤(MF)或超滤(UF)低压流程去除颗粒和特定微生物污染,再进入纳滤(NF)和反渗透(RO)高压流程以去除天然有机化合物、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以及其他污染物质。
【技术原理】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应用是利用水溶液(原水)中的水分子具有透过分离膜的能力,而溶质或其他杂质不能透过分离膜,在外力作用下对水溶液(原水)进行分离,获得纯净的水,从而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超滤、纳滤、微滤、电渗析这些常规膜分离技术。
【技术要点】
(1)反渗透所分离的溶质,一般为相对分子量<500的糖类、盐类等低分子,反渗透分离过程中溶液的渗透压较高,为了克服渗透压,因而采用较高的压强,操作压强一般为2~10 MPa,水透过率为0.1~2.5 m³/(m²·d);
(2)微滤膜所分离的组分直径为0.03~15 μm,主要去除微粒和细粒物质,所用膜一般为对称膜,操作压强为0.01~0.2 MPa,水透过率为10~20 m³/(m²·d);
(3)超滤膜所分离的组分直径为0.005~10 μm,一般相对分子量>500的大分子和胶体。超滤过滤过程中溶液的渗透压很小,因而采用较小的操作压力,一般为0.1~0.5 MPa,所用膜为非对称膜,膜的水透过率为0.5~5.0 m³/(m²·d);
(4)纳滤膜存在纳米级的细孔,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孔径传递性能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所分离物质的分子量为200~1000。一般操作压强为1 MPa左右,所用膜为非对称膜。纳滤膜对二价和多价离子以及分子量在200~1000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应用前景】
微滤和超滤可有效地去除水中微生物(如隐孢子虫、贾第虫、细菌和病毒),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胶体、蛋白质、颗粒等,可以直接处理高悬浮固体浓度的原水,因此,可用微滤和超滤膜技术替代传统处理工艺,更广泛地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中。
随着膜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水价的日趋上涨等,膜法水处理技术将会进一步提高,应用上更加广泛普及。
【典型案例】
清河25万吨天再生回用项目
项目地点:北京清河
业主单位:北京排水集团
项目模式:EPC
项目概述:采用超滤的水处理工艺来处理市政污水厂排水,回收污水用于北京自然水体补水或景观用水补水。
联系方式:金科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