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生物制药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技术简介】
生物制药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利用铁碳微电解+芬顿法预处理提纯废水,提升其可生化性后,与具有可生化性较好的清洗、发酵废水混合,通过混凝沉降+生化处理后,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生化出水预处理后,再进入反渗透系统,其产水进行回用。反渗透浓水进入MVR进行蒸发浓缩。结果表明:回用水水质关键指标满足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回用至纯水制水单元。该工程运行效果稳定,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
【应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制药废水的近零排放处理。
【技术原理】
生物制药废水近零排放处理工艺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单元:提纯废水前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回用单元与蒸发浓缩单元。
首先,提纯废水输送至提纯废水收集至调节池,泵入pH 调节池,经酸碱调节后进入铁碳微电解池。经电化学作用后,该单元可氧化一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之后废水进入芬顿氧化池,被芬顿反应产生的强氧化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提高可生化性。
芬顿反应后出水进入中和池,与经输送泵输送至中和池的发酵废水和清洗废水混合,调节pH 值至中性后,依次进入混凝池、絮凝池,分别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去除胶体、悬浮物等,进行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两级好氧生化反应器,好氧池内设置弹性填料,可依靠丰富的生物菌落将有机物去除,其后设置二沉池,实现固液分离功能,再进入二级生化。二沉池污泥及初沉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行污泥脱水,滤液输送至清洗废水调节池,残渣委外处理。
二沉池产水泵入石英砂和活性炭过滤器,脱除细微颗粒和残余COD后,活性炭过滤器出水进入RO回用系统,RO 系统产水进入回用水池进行回用;RO 浓水进入蒸发器,蒸发冷凝水回流至过滤器前端,以达到全部废水回用的目的。
【技术要点】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针对可生化性好和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分类处理,提高处理效果,节约运行和维护成本;②相比于常规的“缺氧+好氧”或“厌氧+好氧”工艺,装置启动调试周期缩短50%以上;③ “微电解+芬顿”对进水COD 的去除率达60%,提高BOD/COD值约70%;④此装置能够完全满足零排放的要求,RO产水能回用。
【应用前景】
水资源的匮乏和严重污染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回用成为水处理工作者最急迫的工作。该项生物制药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不仅实现废水零排放,而且资源化利用回用水,降低了新鲜水的用量,符合水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技术局限性】
铁碳微电解结合芬顿反应,产生的污泥量较大,增加了运行的污泥处置费用。
【典型案例】
江苏悦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地点:常州市金坛区实施单位: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
项目概述:江苏悦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是为企业提供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产水量为50m3/d,要求实现氮磷零排放。因此,本项目采用RO 浓缩及蒸发结晶的工艺来实现污水零排放。结合企业生产工序,其排放废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废水:发酵废水、清洗废水和纯化废水。结合水质特点,进行分类处置:利用铁碳微电解+芬顿法预处理提纯废水,提升其可生化性后,与具有可生化性较好的清洗、发酵废水混合,通过混凝沉降+生化处理后,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生化出水预处理后,再进入反渗透系统,其产水进行回用。反渗透浓水进入MVR进行蒸发浓缩。回用水水质关键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回用至纯水制水单元。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