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透水坝技术
【技术简介】
透水坝技术,用砾石或碎石在河道(不能是航道)垒筑坝体,利用坝前河道的容积贮存一次或多次降雨的径流或间歇排放的面源污染,通过控制透水坝的渗流量,拦蓄地表径流,从而使径流在设计时间内流过透水坝,抬高上游水位,同时也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应用范围】
非航道的河流
【技术原理】
透水坝技术的净化机理是通过建立透水坝的渗流模型来计算渗流量和水力停留时间,原理是渗液力学中的渗流方程和达西定律。一般来说,在渗流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可以用矩形模型进行计算;而在贴坡流不可忽略的情况下,应采用梯形模型精确计算渗流量。
【技术要点】
透水坝技术的设计内容分为可控渗流和净化效果两部分,可控渗流主要涉及透水坝的渗流计算、坝体结构、渗透系数等;净化效果主要涉及径流在透水坝中的停留时间、筑坝材料等。
【适用前景】
透水坝利用河流坡降无需动力运行,采用砾石、铁丝等建造成本低,与水生植物一起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效果。
【技术局限性】
透水坝的设计处于研究的探索阶段,如何优化透水坝的结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达到透水坝的可控渗透,如何保证它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典型案例1】
溧水城南新区南门河水系整治项目
项目地点:南京市溧水区
项目规模:本次城南新区中规划建设水位控制建筑物54座,其中拦水坝53座,节制闸1座;实行区域活水补水方案,利用湫湖灌区补水线路;实行滨水生态护坡驳岸工程项目。
业主单位:溧水区水务局
项目模式:政府采购服务
项目概述:溧水城南新区河道位于丘陵山区,高低起伏,地形条件复杂。其中,南门河河道上下游落差较大,非汛期河道水量少;通过在南门河道内设置水位控制建筑物,实现了对河道非汛期河道水位的多级控制。生态输水方案中,利用现有湫湖灌区的灌溉和提水泵站,可将水引至王家甸水库,在此基础上继续向西延伸,沿无想山北麓新开环山河向规划区水系自流引水,通过此次区域补水活水工程,能够保证河道常年的正常需水量。生态护坡驳岸工程不仅加强河岸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性,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还能够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联系方式:南京市水利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典型案例2】
合肥瑶海区塘桥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项目简介:塘桥河是南淝河左岸的一条支流,属南淝河水系,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境内,北起裕溪路,南至南淝河,全长约450m,河面宽7~10m。塘桥河长期处于黑臭状态,严重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主要技术手段:下卧式闸门工程,下卧式闸门是一种可以绕安装在闸室地板的转动轴转动以适应不同水位和流量控制要求的新型闸门。闸门的启闭采用安装在闸墩两侧的液压启闭机系统。其管路系统可通过河床底部廊道,上部不需要单独设置支撑结构,容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闸门全开时。闸门隐藏在水下门库内,不干扰水流;闸门挡水运行时,水流从闸门顶溢流,形成跌水瀑布,不仅景观优美,在跌水的过程中还能曝气复氧,增加水体溶解氧。
工程效果:项目实施后,河道水质提升,水体黑臭现象消除,河道水环境生态系统恢复良好,打造出了宜人的河道景观。
图7.1-1 塘桥河治理前
图7.1-2 塘桥河治理后
联系方式:南京领先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