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岸
【技术简介】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亦称绿化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在城市河道护坡结构中,可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进行铺设,或直接作为护坡结构,既实现了混凝土护坡,又能在坡上种植花草,美化环境,使江河防洪与城市绿化完美结合。
【应用范围】
河流凹岸冲刷剧烈或较陡岸坡
【技术原理】
利用混凝土结构保护易冲河岸岸坡,防止水流冲刷岸坡造成水土流失。混凝土的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对岸坡坡度变化的适应性好,方便施工。坡面设计成台阶状,台阶面预留孔洞,孔洞贯穿与边坡连接,孔洞中填土种植,减少了对河道生态链的破坏。阶梯平台呈水平,孔洞内的填土不易被河水冲走,植生成活后可更好地保护岸坡及美化岸坡,达到生态美观的要求。山区河道洪水暴涨暴落,历时不长,利于植物成活生长。
【技术要点】
抗冲刷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有三种型式:抗冲刷可植生阶梯型现浇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抗冲刷可植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态护坡结构、抗冲刷可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
【适用前景】
①整体性好,抗水流冲刷能力强,经久耐用,对不规则岸坡的适应能力强,能因地制宜,运行管理简单,兼具生态、美观;可实现水与土体的自然交换,植被能自然生长,一段时间后,结构与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②对水流冲刷力较强河段,既满足稳定要求,又满足生态景观要求,且造价适中
【技术局限性】
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
【典型案例】
桂林市草坪乡渡船头村漓江生态护岸示范案例
项目地点:广西桂林市草坪乡渡船头村
项目规模:护岸长度共0.6 km,抗冲刷可植生阶梯型现浇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抗冲刷可植生混凝土预制构件生态护坡结构、抗冲刷可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这三种生态护岸形式分别试验段长0.2 km。
业主单位:桂林市水利局
项目模式:政府采购服务
项目概述: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华江乡猫儿山东北面海拔1732 m的老山界南侧,经灵川县过桂林市在平乐县平乐镇北与恭城河汇合。漓江属于典型的山区型河流,河谷深切,河道弯曲,蜿蜒予丛山之中,河床比降大,平均为千分之四。河槽宽在125~585 m之间,河岸高3~5 m,两岸为一级阶地的堆积物,河床由砂、卵石组成。漓江上游年降雨量平均达2600 mm,且降雨分布不均,洪水瀑涨瀑落,水流湍急,对两岸的冲刷严重,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及河流生态遭破坏等突出问题。
由于近年来河道整治所采用的格宾网垫+填土种植型式的护岸方法,仍然不能有效抵抗漓江洪水的冲刷,表面植被被洪水冲走。再加上漓江中大型游船的频繁往来,产生的波浪对两岸边坡长期拍打,植被无法生长,导致两岸边坡消落带裸露,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河流净污和纳污能力降低,影响了漓江的水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人文景观。
受桂林市水利局委托,为解决岸坡冲刷问题,同时又能满足漓江生态景观要求,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提出了抗冲刷植生混凝土生态护坡结构方案。
本设计方案应用于草坪乡渡船头村,该段岸坡原来已经用宾格网垫进行了护坡,但在高速水流冲刷下寸草不生,宾格网垫裸露。本方案于2018年4月施工完成。护岸长度共0.6 km,以上三种生态护岸形式分别试验段长0.2 km。
实施效果:采用本方案建成后,经过一个汛期洪水考验,岸坡能够维持稳定,植被长势良好,说明本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河道抵御洪灾的能力,减少洪灾引起的水土流失,也可让各种微生物和植物,边坡和水体之间有更好的接触,维持了水体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平衡和演替能力。岸坡重披绿装,达到水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7.1-3 项目实施前照片 7.1-4 项目实施后照片
联系方式: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