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13905191449

幸福水天堂 河长有担当——泰州市压实河长责任促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纪实

2021-12-13 18:55:00

阅读:294

评论:0

[摘要] 幸福水天堂 河长有担当 ——泰州市压实河长责任促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纪实 江苏省泰州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7年,为系统解决江苏水问题,提升河湖的生态质量,江苏省政府印发了《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幸福水天堂 河长有担当

——泰州市压实河长责任促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纪实

江苏省泰州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7年,为系统解决江苏水问题,提升河湖的生态质量,江苏省政府印发了《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打造“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泰州市委、市政府强化高位推进,凝聚起全市各级河长治水护水的磅礴合力。市总河长、市委书记史立军全面部署河湖长制工作,调研指导、专题督查,多次专门作出批示。市总河长、市长朱立凡统筹谋划河湖综合治理,督促各级履职尽责,落实整改推进举措。各市级河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结果导向,切实解决市管河湖“老大难”问题,体现河长履职“含金量”。泰州市全面细化河湖长履职内容、要求和标准,压紧压实河长治河护河责任,不断把河湖长制“全面见效”向纵深推进,境内河湖总体环境持续改善向好,为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提供了良好水生态保障。

河湖高质量治理离不开河长的履职担当。泰州6857名河长用脚步丈量河湖,用实干体现担当,推动全市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向好。经过各级河长共同努力,一幅“河畅、水清、鱼欢、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在泰州徐徐展开。

海陵工业园区:巡河护河治河 河湖长治长美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加快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道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围绕海陵区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和河湖“三乱”整治相关文件精神,工业园区街道以生态河湖七大行动为抓手,重点推进河网水系生态治理,加强排污口截污封堵,开展“三乱”专项治理,推动新风行动农村河道整治。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园区街道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园区街道骨干河道“三乱”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2018-2020年度园区街道“新风行动”河道整治行动计划》,成立工作机构,专题部署、推进“三乱”整治任务,督促各级河长加大巡河和“三乱”整治力度,专项治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排等问题。

2018年以来,海陵工业园区先后完成对五里桥、鲍马河、大冯河等辖区内河道的“三乱”整治,并相应完成了河道的绿化管护。

鲍马河流经响林社区,河道两侧“三乱”现象严重,为恢复生态河道,园区街道于20186月初启动该河道整治工程,对鲍马河(七里河—五里河)两侧全力进行“三乱”整治,整治长度约1.5公里,清除扒翻种植共计14000平方米,清运垃圾共3000车,清除违章建筑400平方米,清除杂树150棵,回填土方800立方米,整坡绿化(栽植橡树、播撒三叶草)面积约14000平方米。

大冯河整治长度约3.7公里,两侧清除扒翻种植共计50000平方米,清运垃圾共1000车,清除杂树240棵,整坡绿化(修剪树木、播撒三叶草)面积约50000平方米。

 

海陵九龙镇:“一河一品”景观工程润泽百姓生活

张家河全长3.08公里,是九龙镇的一条乡级河道,东接大寨河,西到界沟河,流经张坝社区、姚家社区和界沟村。姚家段全长是1.1公里,原来两边都是自然河坡,有很多违章建筑,环境较差。

张家河整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重点县整治,疏浚整治了2.43公里;第二阶段是河道整治好后,姚家社区结合三乱整治,投入了50万元,一是把前面的道路加宽,加宽4米,拆除了21处违章,清运了46处乱堆乱放,铲除扒翻种植8800平方米,改善了周边环境。第三阶段是九龙镇实施一河一品工程,把这条河作为乡级河道的样板,共投入了50万元,在岸坡上种植绿化。

这条河品的主要是红色姚家的党建品牌。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创建于2019年,从强载体、完设施方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最大舒适化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民服务党建品牌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2020年,姚家社区针对社区不同的群体需求,从小事入手,深化细化“红色姚家”——“三力”为民服务党建品牌,2020年重点以“服务”二字为基准,强化队伍建设,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下设6个服务队伍,根据社区人群的不同性和需求,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红色姚家党员志愿队、一缕阳光巾帼志愿者队、阳光护苗志愿队、情系助老志愿队等。姚家社区结合“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在张家河两侧树立了红色党建宣传牌,在河坡上树立标语和石板,介绍姚家社区作为新四军战斗的革命老区的历史,同时守望姚家这座美丽的水美乡村,红色经典传承,讲述着过去,承载着现在,寄托着未来。  

同在九龙镇的铺头庄河,是一条典型的农村河道。铺头河总长1.9公里,两侧是密集的居民区。常年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排,让本是一条断头河的生态难以自愈。养殖的废水直接流满至河道,农药的残渣也是直接冲进河中,这样的生态环境和周围漂亮的建筑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治水先治岸。九龙镇邀请相关专家,讨论决定把岸上的雨污管网分流,把管网嫁接起来,污水就不会直排入河道中。外部的污染源有效阻断后,再对铺头河水加以治理。全河道进行驳岸清杂、地形微平整,全面整改河道基础环境利用底质改良对河道底泥进行预处理,改善底泥环境;针对河道支河外源补水及地表径流污染;构建生物网拦截带、高性能接触材料净化床层层递进;搭配景观拦截带进行拦截净化处理,丰富岸线景观;针对主河道水质采用河道自动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多功能净化生态漂浮湿地和太阳能原位修复一体化设备进行河道原位强化处理……  

经过外源拦截、强化处理、水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重构,铺头河的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再现九龙镇。

 

兴化市安丰镇:打造水生态廊道 擦亮水生态“名片”

树成行、圩平坦,坡整洁、水清澈,西塘港河江苏泰州兴化市安丰段,呈现的是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安丰镇先后投入5280万元打造省县乡村四级样板河,一条条“水清岸洁、草茂树绿,鱼翔浅底、鸟儿和鸣”的水生态廊道,成为该镇又一张靓丽“名片”。

系统化推进河长制工作,安丰镇借力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河长履职“两违”专项整治、示范河道打造等重点工作。该镇构筑“水治理”战斗堡垒,明确镇村河长管理责任,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单、一河一档”,全镇1526条河道逐条制定河道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责任单位和时间要求,做到常态巡查、清单交办、对比销号,并接受社会监督员的监督和评价。  

围绕水生态“名片”的打造,安丰镇按照“三清五整一提升”的总体要求,对全镇河道全面进行“两违”整治。2020年,全镇共拆除沿河违章建筑428户,拆除面积约3.6万多平方米;清理沿河沉船562条、废弃船只231条;拆除沿河废弃桥梁6座、预制场地1处;清理捕鱼设施16处,取缔畜禽养殖18处。同时,加强河道日常监管,严格河道岸线管控,确保已销号的“两违”问题不反弹。

立足“管好水”“护好水”“用好水”,安丰镇放大水环境管护的联动效应,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结合铁腕治污、环保治理、防洪保安等工作实际,在环境整治、流域治理、生态保护等工作中,加强综合管理、精准治理,着力清理整治非法取水、排污、设障、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行为。同时加大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力度,把河道保洁工作纳入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工作;加强对企业、规模养殖和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的整治,强化联合执法监督,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统筹推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引导居民增强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自觉。

针对河道战线长、数量多、管护难的实际,安丰镇加大机械投入,先后购买3条大型保洁船;结合退伍军人安置,组建了一支20人的乡镇专业河道监管队伍,重点解决河道两岸长期存在的垃圾堆放、水面杂物漂浮、圩堤挖翻种植、渔网渔簖乱设等难题。

目前,安丰镇以打造样板河“亮点”工程为引领,先后投入5280多万元,重点抓好兴盐界河、海沟河、西塘港、盐靖河等4条市级骨干河道的违章拆除、绿化栽植、联圩加修、美化亮化等,因河制宜建设的“微公园”,亲水、宁静、洁净的滨水空间,让群众享受到治水的成果,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泰兴市:聚焦“活水工程” 改善乡村水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河道治理、水质提升事关生态环境质量和文明城市形象。

在农村活水工程实施过程中,泰兴突出生态治理、系统思维和亮点打造,坚持建管并重,确保“整一条成一条、整一片成一片”,全市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这样整治以后,家门口环境变好了,看着心里高兴。”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管凤村凤阳6组河河道清淤、木桩护岸工程接近尾声。村民叶金兔家就在这条河边,眼看家门口即将大变样,他止不住地开心。

管凤村凤阳6组下辖河道全长700米,过去由于水体不流通,导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借助村庄活水工程契机,新街镇将这条河道整治列入2020年重点工程计划。目前桥梁工程已经结束,这个护岸工程在春节前全部完工。  

近年来,泰兴市推动加大农村河道整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泰兴市政府将农村活水工程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连续三年列入民生实事项目。2020年农村活水工程完成拆坝改涵建桥340座,整治河道177条,市级安排奖补资金5000万元。农村活水工程实施后,切实改善了农村的水环境。  

聚焦“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泰兴市将农村活水工程作为打造“生态人大”品牌的重要内容,连续三年开展农村活水工程专项督查,检查2018年以来工程实施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坚持不懈促进农村水生态改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泰兴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对推动农村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跟踪督查,有力推进了泰兴水环境持续改善。幸福水天堂 河长有担当

——泰州市压实河长责任促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纪实

江苏省泰州市河长制办公室

2017年,为系统解决江苏水问题,提升河湖的生态质量,江苏省政府印发了《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实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打造“洁净流动之水、美丽生态之水、文化智慧之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泰州市委、市政府强化高位推进,凝聚起全市各级河长治水护水的磅礴合力。市总河长、市委书记史立军全面部署河湖长制工作,调研指导、专题督查,多次专门作出批示。市总河长、市长朱立凡统筹谋划河湖综合治理,督促各级履职尽责,落实整改推进举措。各市级河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结果导向,切实解决市管河湖“老大难”问题,体现河长履职“含金量”。泰州市全面细化河湖长履职内容、要求和标准,压紧压实河长治河护河责任,不断把河湖长制“全面见效”向纵深推进,境内河湖总体环境持续改善向好,为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提供了良好水生态保障。

河湖高质量治理离不开河长的履职担当。泰州6857名河长用脚步丈量河湖,用实干体现担当,推动全市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向好。经过各级河长共同努力,一幅“河畅、水清、鱼欢、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在泰州徐徐展开。

海陵工业园区:巡河护河治河 河湖长治长美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加快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道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2018年以来,围绕海陵区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和河湖“三乱”整治相关文件精神,工业园区街道以生态河湖七大行动为抓手,重点推进河网水系生态治理,加强排污口截污封堵,开展“三乱”专项治理,推动新风行动农村河道整治。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园区街道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园区街道骨干河道“三乱”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2018-2020年度园区街道“新风行动”河道整治行动计划》,成立工作机构,专题部署、推进“三乱”整治任务,督促各级河长加大巡河和“三乱”整治力度,专项治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排等问题。

2018年以来,海陵工业园区先后完成对五里桥、鲍马河、大冯河等辖区内河道的“三乱”整治,并相应完成了河道的绿化管护。

鲍马河流经响林社区,河道两侧“三乱”现象严重,为恢复生态河道,园区街道于20186月初启动该河道整治工程,对鲍马河(七里河—五里河)两侧全力进行“三乱”整治,整治长度约1.5公里,清除扒翻种植共计14000平方米,清运垃圾共3000车,清除违章建筑400平方米,清除杂树150棵,回填土方800立方米,整坡绿化(栽植橡树、播撒三叶草)面积约14000平方米。

大冯河整治长度约3.7公里,两侧清除扒翻种植共计50000平方米,清运垃圾共1000车,清除杂树240棵,整坡绿化(修剪树木、播撒三叶草)面积约50000平方米。

 

海陵九龙镇:“一河一品”景观工程润泽百姓生活

张家河全长3.08公里,是九龙镇的一条乡级河道,东接大寨河,西到界沟河,流经张坝社区、姚家社区和界沟村。姚家段全长是1.1公里,原来两边都是自然河坡,有很多违章建筑,环境较差。

张家河整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重点县整治,疏浚整治了2.43公里;第二阶段是河道整治好后,姚家社区结合三乱整治,投入了50万元,一是把前面的道路加宽,加宽4米,拆除了21处违章,清运了46处乱堆乱放,铲除扒翻种植8800平方米,改善了周边环境。第三阶段是九龙镇实施一河一品工程,把这条河作为乡级河道的样板,共投入了50万元,在岸坡上种植绿化。

这条河品的主要是红色姚家的党建品牌。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创建于2019年,从强载体、完设施方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最大舒适化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民服务党建品牌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把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2020年,姚家社区针对社区不同的群体需求,从小事入手,深化细化“红色姚家”——“三力”为民服务党建品牌,2020年重点以“服务”二字为基准,强化队伍建设,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下设6个服务队伍,根据社区人群的不同性和需求,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红色姚家党员志愿队、一缕阳光巾帼志愿者队、阳光护苗志愿队、情系助老志愿队等。姚家社区结合“红色姚家”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在张家河两侧树立了红色党建宣传牌,在河坡上树立标语和石板,介绍姚家社区作为新四军战斗的革命老区的历史,同时守望姚家这座美丽的水美乡村,红色经典传承,讲述着过去,承载着现在,寄托着未来。  

同在九龙镇的铺头庄河,是一条典型的农村河道。铺头河总长1.9公里,两侧是密集的居民区。常年居民生活污水的直排,让本是一条断头河的生态难以自愈。养殖的废水直接流满至河道,农药的残渣也是直接冲进河中,这样的生态环境和周围漂亮的建筑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治水先治岸。九龙镇邀请相关专家,讨论决定把岸上的雨污管网分流,把管网嫁接起来,污水就不会直排入河道中。外部的污染源有效阻断后,再对铺头河水加以治理。全河道进行驳岸清杂、地形微平整,全面整改河道基础环境利用底质改良对河道底泥进行预处理,改善底泥环境;针对河道支河外源补水及地表径流污染;构建生物网拦截带、高性能接触材料净化床层层递进;搭配景观拦截带进行拦截净化处理,丰富岸线景观;针对主河道水质采用河道自动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多功能净化生态漂浮湿地和太阳能原位修复一体化设备进行河道原位强化处理……  

经过外源拦截、强化处理、水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重构,铺头河的生态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再现九龙镇。

 

兴化市安丰镇:打造水生态廊道 擦亮水生态“名片”

树成行、圩平坦,坡整洁、水清澈,西塘港河江苏泰州兴化市安丰段,呈现的是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安丰镇先后投入5280万元打造省县乡村四级样板河,一条条“水清岸洁、草茂树绿,鱼翔浅底、鸟儿和鸣”的水生态廊道,成为该镇又一张靓丽“名片”。

系统化推进河长制工作,安丰镇借力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河长履职“两违”专项整治、示范河道打造等重点工作。该镇构筑“水治理”战斗堡垒,明确镇村河长管理责任,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单、一河一档”,全镇1526条河道逐条制定河道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责任单位和时间要求,做到常态巡查、清单交办、对比销号,并接受社会监督员的监督和评价。  

围绕水生态“名片”的打造,安丰镇按照“三清五整一提升”的总体要求,对全镇河道全面进行“两违”整治。2020年,全镇共拆除沿河违章建筑428户,拆除面积约3.6万多平方米;清理沿河沉船562条、废弃船只231条;拆除沿河废弃桥梁6座、预制场地1处;清理捕鱼设施16处,取缔畜禽养殖18处。同时,加强河道日常监管,严格河道岸线管控,确保已销号的“两违”问题不反弹。

立足“管好水”“护好水”“用好水”,安丰镇放大水环境管护的联动效应,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结合铁腕治污、环保治理、防洪保安等工作实际,在环境整治、流域治理、生态保护等工作中,加强综合管理、精准治理,着力清理整治非法取水、排污、设障、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行为。同时加大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力度,把河道保洁工作纳入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工作;加强对企业、规模养殖和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的整治,强化联合执法监督,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统筹推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引导居民增强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自觉。

针对河道战线长、数量多、管护难的实际,安丰镇加大机械投入,先后购买3条大型保洁船;结合退伍军人安置,组建了一支20人的乡镇专业河道监管队伍,重点解决河道两岸长期存在的垃圾堆放、水面杂物漂浮、圩堤挖翻种植、渔网渔簖乱设等难题。

目前,安丰镇以打造样板河“亮点”工程为引领,先后投入5280多万元,重点抓好兴盐界河、海沟河、西塘港、盐靖河等4条市级骨干河道的违章拆除、绿化栽植、联圩加修、美化亮化等,因河制宜建设的“微公园”,亲水、宁静、洁净的滨水空间,让群众享受到治水的成果,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泰兴市:聚焦“活水工程” 改善乡村水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河道治理、水质提升事关生态环境质量和文明城市形象。

在农村活水工程实施过程中,泰兴突出生态治理、系统思维和亮点打造,坚持建管并重,确保“整一条成一条、整一片成一片”,全市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这样整治以后,家门口环境变好了,看着心里高兴。”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管凤村凤阳6组河河道清淤、木桩护岸工程接近尾声。村民叶金兔家就在这条河边,眼看家门口即将大变样,他止不住地开心。

管凤村凤阳6组下辖河道全长700米,过去由于水体不流通,导致河道水质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借助村庄活水工程契机,新街镇将这条河道整治列入2020年重点工程计划。目前桥梁工程已经结束,这个护岸工程在春节前全部完工。  

近年来,泰兴市推动加大农村河道整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泰兴市政府将农村活水工程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连续三年列入民生实事项目。2020年农村活水工程完成拆坝改涵建桥340座,整治河道177条,市级安排奖补资金5000万元。农村活水工程实施后,切实改善了农村的水环境。  

聚焦“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泰兴市将农村活水工程作为打造“生态人大”品牌的重要内容,连续三年开展农村活水工程专项督查,检查2018年以来工程实施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坚持不懈促进农村水生态改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泰兴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对推动农村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并跟踪督查,有力推进了泰兴水环境持续改善。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2000元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