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消黑除劣专项行动系列报道⑤丨惠山区:提升河长制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无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部署开展消黑消劣专项行动。各市(县)、区认真落实无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入打好消黑消劣攻坚战,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无锡”贡献力量。
近年来,惠山区围绕水质提升任务目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持续深化河长制建设,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建立完善河道长效管护机制。自2021年启动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以来,河道水质取得突破性提升,各项指标达到历年最好,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67条新一轮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从整治初期的32.8%升至95.5%。
扎实推动
治水措施落到实处
惠山区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河岸整治、清淤疏浚、畅流活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全域性、系统性、科学性开展各项整治工作。
位于洛社镇的仁里桥与一岸之隔的匡公岸浜同为直湖港支流。以前这两条河水体流动性差,加上生活污水直接入河导致两条河道水体发黑发臭,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区河长办主动作为,会同相关单位,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实施了河道清淤、驳岸改造、截污井、湿地净水系统等相关建设项目。两条河道之间,布设了景观小品、仿木栈道、清水平台和亭台轩榭。如今,这里门前屋后都是碧水环绕,出门就能在湿地公园散步,俨然成为了一个环境秀美湿地休闲公园。
整治前
整治后
全面开展
河湖环境高质量提升
惠山区围绕“聚焦人民城市、彰显人民情怀、建设美丽惠山、共创美好家园”目标,以问题河道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落实工程措施,坚决打好消黑消劣攻坚战。
花园浜位于洛社镇杨西园村。该河道流经农田、厂区、居民区等多个区域,影响水质的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水质波动较大。惠山区以“消黑消劣”专项行动为契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针对花园浜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先后投入200万对该河道以及两岸绿化整改提升。通过引进多种治水新工艺、新技术,如“多相微滤+曝气装置+水下森林+生物操控”的生态深度治理技术,打造出了水体洁净、环境整洁、景观优美、韵味独特、生态良好的农村生态后花园,彻底消除了水质不达标的问题,花园浜也成为了周边地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整治前
整治后
努力构建
治水管水长效机制
惠山区牢固树立“抓治水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切实把各项治水措施落到实处。先后出台《惠山区河湖长履职要点》《关于开展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水质达标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每年制订河长制工作要点,下达目标责任状,为河道治理提供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设立区镇河长137名,村级河长205名,实现全区河道管理全覆盖。将治大河和治小河相结合,采取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有效改善区域整体水环境。将河道监测范围从区镇河道拓展到全域河道,监测频率提升至每月1次,实现了河道水质监测全覆盖,为各级河长高效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惠山区将按照消黑消劣的工作要求,在开展新一轮河道轮浚、启动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深化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提质扩面,让惠山“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长治久安”的幸福河湖画卷更加绚丽。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